不远万里来到美国设立研发中心的长安,究竟状态如何?

舒宁 编辑
2018-02-03 23:00 / 浏览

○ 攀的越高,摔的越惨

    正当所有美国人还活在世界任逍遥的梦中,一次危机彻底改变了美国汽车工业。那是在1973年10月,谁都想不到那一年即将到来的冬天会如此寒冷。

汽车之家

    当时的美国,可以说是根本不算缺油的国家,不仅是油价够低,石油进口与储备量都是非常庞大的,所以对于当时的美国品牌来说,他们似乎根本就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所以当有一天,美国的汽车都没了“粮食”,当然就是一次非常致命的打击了。

汽车之家

    然而,当三大巨头打算“改过自新”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有点晚了。1978年,由于石油危机和经济危机带来的双重重创,美国政府通过了燃油税法案,这项法案意旨在让各大车企降低油耗的同时,还能通过税收的方式恢复一下美国的元气。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底特律的三大巨头对于这种“经济型车”几乎没有什么研究,只能在本没什么收入的情况下,还强行将仅有的一些资金和研发精力大量投入到这种经济型车的开发当中。

○ 大环境背景下,日系品牌开始了它们的攻势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战败+资源匮乏的岛国日本,日本人似乎并不像美国人在战后过得那么富裕,这也就导致他们更加注重油耗与汽车质量的表现,而非一味地追求那些所谓“梦幻”一般的感觉。

汽车之家

    日本车精致、小巧、质量稳定和省油的特点,让当时的美国人突然意识到这才是他们在“危机时代”下的最佳选择。而同期的美国车,即便怎样大力转变其产品策略,与当时的日本车相比,都略显晚了一步。

汽车之家

   与其说是不得不去西海岸扎根,其实本质上日系车企们都心照不宣:去底特律和“三巨头刚正面”,结果必然是惨败。这样一来,远离底特律,找一片东方人比较多且经济、科技实力比较发达的地区,进而开拓市场与研发,似乎成为了更好的选择。而西海岸的加州恰恰完全符合这一系列条件。

汽车之家

    即便如此,美国车企依靠技术积累和政府扶持等方面的优势,逐渐从石油危机当中走了出来,而事实上70年代的石油危机只是让美国人注意到了日本车罢了,日本车真正成为美国主流的时间,应当是从90年代左右开始。

○ 90年代开始,日系车真正占领了美国

    从70年代大举进军美国市场开始,日系车企一直都在默默无闻的揣测美国人的消费心理,花费大量精力实地考察,并组建各种研发中心,来到加州邀请各路美国汽车技术与市场专家,与他们一起“共商征服美国市场”。

汽车之家

   90年代开始,所谓专门为美国市场打造的那些日系产品才算真正爆发,这令当时的美国汽车市场突然卷起一场“日系风”,也让供应商们注意到了日本车在美国市场的实力不可小视。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些供应商也积极来到西海岸加州等地建立分公司和研发基地,汽车的工业重心也逐渐开始从底特律悄悄地往加州等地转移了。

汽车之家

    美国汽车品牌的大起大落,是败在了对自身过高的评价与对市场的错误判断,而这些也都是美国精神比较极端的一种表现:虽然他们天马行空、敢想敢为,不拘泥于很多固有方式而崇尚自由与洒脱,但物极必反的道理也是最终造成了这一结果。即便车企再有钱、再足够有胆量去尝试很多疯狂的事,但人终归是理性的,市场是残酷的,没有危机意识就会被别人欺负。

上一页
3/8
下一页
打开汽车之家 阅读体验更好
纠错或举报 向本文作者舒宁提问
汽车之家问答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问答
原创精选小视频
相关阅读
加载中...
目录
1 /是美国真正推动了全球汽车产业发展 2 /美国汽车的黄金岁月 3 /美国汽车兴衰与日本车的强势进攻 4 /大起大落之后的出路与对策 5 /我国汽车工业的学习与发展 6 /北美研发中心人员与地理环境 7 /北美研发中心硬件水平 8 /关于自动驾驶与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