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混动/纯电并举,35款新车,大众开启“中国速度”

王寅 主编
浏览 · 2024-05-13 01:00 · 发布于北京

    [汽车之家 快评]  如果让你说出2023年在华销量排名前三的车企都是谁,不知道您会不会脱口而出。数据来看,比亚迪、大众和丰田位列前三,其后是本田、长安、吉利和宝马。能够看到,虽然互联网新生代造车力量不断涌入,大家的关注点更多转向了“蔚小理”、华为以及小米等企业,但其实在终端市场上,不少传统车企的份额依然非常可观。

    从流量上来看,华为、小米等等是大家关注和学习的焦点,他们确实带来了不少让人惊艳的产品和营销玩儿法。与此同时,一些稳扎稳打的合资企业,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对象,在市场新能源大潮下,如何做好航母掉头?如何做好中方和外方利益一致?如何做好产品本土化打造和产品提速?今天,我们就不妨从目前排名第二的大众品牌的角度来看一看,这个入华近40年的企业接下来将如何出牌。

汽车之家

● 提速的大众,狂奔的犀牛

    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曾在2024年年初表示,大众汽车的目标是继续保持在华国际车企第一的地位,并成为位列中国市场前三的汽车制造商。大众集团很谦逊的表达了位列前三的这个远期目标,但其实从总量规模来看,这也是一个300万辆+的水平(注:大众汽车集团2023年在华交付323.6万辆),而其中大众品牌也需要贡献超200万台的规模。

汽车之家

【2023年全年,分品牌新车终端销量】

    “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是四十年前,大众汽车初入华时给中国老百姓留下的印象。2009年10月,随着高尔夫A6的上市,大众也正式打出了TSI+DSG的技术标签,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双离合变速箱的领先技术,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潮流和经典。可以说,大众过去的成功是依托于技术的创新再加上丰富的产品线布局实现的,当年在老速腾上还甚至诞生了一个“技术过剩”的坊间称呼

    但进入电气化时代,当MEB不再像MQB那样灵光,技术的领先逐渐被拉齐甚至被超越,大众的地位也随之受到挑战。认识到这个问题严重性的大众接下来将怎么出牌呢?

    大众给出的答案是进一步重视本土化研发和组织提速。

    4月11日,大众中国宣布,大众汽车集团投资25亿欧元,进一步拓展位于合肥的生产及创新中心,以强化本土研发。由集团全资控股、位于合肥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VCTC”)是落实产品本土化的中枢,将与集团在华合资企业紧密合作,承担核心开发任务。据了解,VCTC是大众汽车在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

汽车之家

『位于合肥的大众汽车(中国)生产及创新中心』

    “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的节奏,我们已经把新产品的推出速度提升了30%,我们将每三年推出一代新车型、每两年升级一次电子架构、每个月进行一次OTA远程升级。这是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全新节奏。”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曾在多个场合都做出过上述表态。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CEO施文韬则表示:”我们精简了流程,之前,合资企业需先与大众汽车品牌中国沟通,再转达至沃尔夫斯堡总部,而现在大众(中国)已经拥有更多决策权。”

    在新的大众速度下,到2030年,大众将在华推出约35款智能新车型,覆盖所有动力类型和相关细分市场,进一步强化产品矩阵。“我们在产品阵容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好的准备——我们的新能源车、燃油车、混动版新车型已经是蓄势待发。”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孟侠表示。

汽车之家

    此外,CARIAD中国已经与中科创达、地平线等多家中国供应商组建合资公司,将于2025-2026年落地智能座舱,L2+、L2++级智能驾驶辅助产品。更近的来说,今年下半年,我们应该就能买到南北大众搭载大疆智驾版本的全新迈腾以及途观L(参数|询价) PRO了,这款车也出现在北京车展大疆的展台上。

    可以看到,一方面是加大投入,一方面是动作更敏捷,大众这头犀牛正在加速奔跑。尽管过去一年,大众汽车在华增速不及欧美,但作为全球汽车第一大单一市场,中国市场的地位不可撼动。

● 燃油,混动、纯电多产品路线并举

    在体系提速后,最终还是要落地到产品上,消费者花钱买的是产品、体验而不是口号,经梳理,“35款智能新车型,16款纯电动车型”已经在大众在华的规划中了,接下来我们就从不同动力路线上看看大众后续将如何出牌。

    燃油车不放松

    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在2023年的销量分别达到了184.7万辆和123.1万辆,分列车企的第二和第五位,从下面的销量明细中也可以看到,这两家合资企业目前靠的更多还是纯燃油车。“东北小伙行不行,看他开没开上迈腾380”这个段子,其实也是大众车型在不少人心中的体现。

汽车之家

  ★ 新迈腾

    从新车来看,大众的新一代迈腾B9在北京车展首发,预计在6月份上市。新车相比在售的B8进一步加长,整体尺寸车长达到了4990mm,加长了124mm,轴距未变还是2871mm。迈腾自2007年引入中国,上市至今总销量已经超过了200万辆。

一汽-大众 迈腾 2024款 380TSI DSG套件版

    作为换代车,新迈腾的变化从内到外都是很明显的。新车采用全新家族式设计风格,窄条幅前格栅与两侧大灯组相连,中央配备一条贯穿式镀铬饰条,使车头看起来更宽更大气。尾部方面,该车采用贯穿式尾灯,大众LOGO也可点亮,搭配下方的红色反光条,很好地提升了车尾的层次感。

一汽-大众 迈腾 2024款 380TSI DSG套件版

一汽-大众 迈腾 2024款 380TSI DSG套件版

    全新迈腾在内饰方面的变化更为显著,新车配备全液晶仪表、大尺寸悬浮式中控屏以及副驾驶娱乐屏三块大屏幕,在科技感方面丝毫不输现在的造车新势力。新车采用怀挡设计,中控台下部留出了更大的储物空间。此外,新车将在智能化方面大幅升级,将搭载大疆新发布的智能驾驶方案。

一汽-大众 迈腾 2024款 380TSI DSG套件版

一汽-大众 迈腾 2024款 380TSI DSG套件版

    动力方面,全新迈腾搭载了两套动力系统,分别为型号为D5V的1.5T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60马力(118kW);以及型号为EA888-DTJ的2.0T发动机,最大功率220马力(162kW),峰值扭矩350牛·米;传动系统均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

  ★ 新帕萨特PRO

    除了迈腾之外,上汽大众的换代帕萨特——帕萨特PRO也完成了申报,但还未进行公众首发。外观方面,新车整体汲取了海外版的设计思路,整体辨识度较高。具体来看,新车采用非常“ID.”的设计,与我们印象中偏商务、沉稳风格的帕萨特有明显的风格差异。上下双格栅的造型,内部辅以横条幅饰条点缀,以及两侧C字形导流槽,整体更加年轻。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5006/1850/1489mm,轴距为2871mm,能够看到整体尺寸和新迈腾接近。动力方面则和迈腾相同,搭载1.5T和2.0T发动机,传动系统均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

  ★ 途观L PRO

    途观L PRO也在北京车展完成了首发,作为换代车型,新车国产化之后,不仅轴距进行了加长,同时内饰也相比海外进行了升级。新车预计在5月底公布售价,未来将和现款途观L同堂销售。

上汽大众 途观L 2024款 PRO 330TSI 两驱R-Line破冰版

   外观部分,新车提供R-Line运动前脸和先锋前脸两种造型。该车整体前脸采用最新的家族式设计风格,镀铬装饰的中网贯穿整个前包围,两侧包含标志性的进气口,前大灯组采用IQ.Light智慧投影大灯,鹰翼式造型通过装饰板将两侧大灯相连。

上汽大众 途观L 2024款 PRO 380TSI 四驱R-Line破境版

上汽大众 途观L 2024款 PRO 380TSI 四驱R-Line破境版

    内饰部分,新车整体设计更强调运动感和座舱科技感。其采用15英寸中控屏+10.3英寸数字仪表,对比海外版车型,国产版加入了11.6英寸副驾娱乐屏。新势力常用的怀挡设计,这次也出现在了途观L PRO的身上。

上汽大众 途观L 2024款 PRO 380TSI 四驱R-Line破境版

上汽大众 途观L 2024款 PRO 380TSI 四驱R-Line破境版

    动力方面,新车将搭载2.0T涡轮增压四缸发动机,可输出最大功率137/162kW,峰值扭矩为320/350N·m,传动系统采用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顶配380TSI车型还将匹配适时四驱系统。

汽车之家

【此前上汽大众发布的2024新车规划,今年将推4款新燃油车】

    从三款重磅的燃油车来看,无论是换代迈腾,还是上汽大众的途观L PRO和帕萨特PRO,都进行了本土化的不少升级,首先是轴距加长,其次是内饰三屏应用,再到大疆智驾的上车,这些都是大众坚持本土化研发和智能化升级的一个体现。

    混动车在路上

    “至2030年,我们将基于重要燃油车型推出6款混动版车型,并且这些新车型将采用最新的标准”,这是孟侠在北京车展上透露出来的混动计划。不像燃油车我们可以直接列出今年要上市的3款重磅产品,混动车型目前还没有正式的发布。

    在我猜测,中型以上级别的车型,预计都会有PHEV版本,像迈腾/帕萨特的PHEV以及途观L PRO的PHEV等等。其实,在较早前大众引入过搭载1.4T插混系统的部分混动车型,例如途观、帕萨特等,但由于市场尚未打开,加上产品力有限,这些车型只不过是过眼云烟。目前在售的例如途观L的插混版,终端平均月销量在200台之下,也并非主力。

上汽大众 途观L新能源 2023款 430PHEV 插电混动旗舰版

    从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在车展透露的信息来看,未来除了插混,也还可能有增程版车型推出。“我们一共有四款产品逐步推向市场,去填补我们现有的混动车型空白区间。”贾健旭还特别强调,这些新车跟以往的“油改电”不同,全部都是基于电动车架构研发。

    BEV纯电动将达到16款

    与萌芽中的混动车产品线作为对比,大众在新能源领域目前更多重心是在纯电动车型上。2023年,大众集团在华纯电动汽车交付量达到约191800台,增幅高达23.2%,而大众品牌的终端销量为18.66万辆。这个销量看起来,似乎还不如比亚迪一个月的销量,但是丰田汽车2023年,在全球累计的电动汽车销量就10万辆,所以,大众汽车已经是传统合资汽车品牌之中,新能源转型速度比较快的了。

汽车之家

【2023年全年,新能源车终端销量】

    大众汽车的纯电车型将以ID.家族为主,到2030年,大众计划在中国市场的ID.车型数量达到16款。未来将在三个生产企业分别投放。从平台来看,其中包括了MEB升级平台(MEB+),CMP平台,甚至未来的SSP平台等等。

    我们下面来说说两个新名词:CMP和CEA。结论先行,CMP是大众专为中国本土市场开发的新入门平台,该平台将搭载最新的CEA电气架构。

    CMP(China Main Platform)是一个大众最新的纯电动车平台,主要面向入门紧凑型市场。这个平台由VCTC与大众在华合资企业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共同开发。通过新平台应用,可使研发周期缩短30%,同时采用中国供应链,目标比当前的MEB平台成本下降40%,或采用磷酸铁锂电池。产品方面,该平台未来将推出4款车型,首款车2026年进入市场。此前有消息称其价格车型预计在14-18万元。

汽车之家

    CEA(小鹏方称为EEA)是大众和小鹏共同开发的基于区域控制及准中央计算的电子电气架构。从G9开始,小鹏最新一代的EEA已经进入中央集中式的电子电气架构,采用了中央超算+区域控制的硬件架构。而大众集团自己开发的针对MEB平台的电子电气架构叫E3 1.1,这套电子电气架构没有中央超算,还是基于功能域的逻辑。CEA未来将集成到大众汽车在中国的CMP平台上。

    具体产品方面,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目前在售车型共有6款ID.车型,我们都已经很熟悉了。相信接下来MEB+平台以及CMP平台的新车都会在这两家合资公司投产。

    而大众安徽,未来还会有5款新能源车型。据了解,大众安徽到2027年将推出5款ID. UX车型,有轿车以及SUV,此外与小鹏合作的两款B级车型也会纳入ID. UX进行销售,其中首款车型为中型SUV,计划于2026年投产。

大众汽车安徽 ID.UNYX 与众 2024款 基本型

【采用金色车标的ID.UX序列的首款车型——ID.UNYX预计24年中上市】

汽车之家

『大众和小鹏合作的首款SUV预计26年投产』

    大众还在早期公布过SSP平台的信息,SSP(Scalable Systems Platform,可扩展系统平台)的新进展:将于2026年推出。根据大众汽车的报告,SSP平台车型将支持从160马力到1740马力的功率区间,且支持L4级自动驾驶。大众汽车方面声称,SSP平台新车的资本支出和开发成本,将比当前主流的MEB平台车辆低30%。但目前该平台的量产车还没有推出,也还没有入华的消息,相信随着更多信息的公布,未来大众将根据多种平台布局多款产品。

    总体来看,大众由于合资公司多,产品多,燃油、混动以及纯电三条赛道上的布局都将在接下来徐徐展开。

●  结语:

    上面我们将VW品牌接下来三条动力路线的产品做了梳理,不要忘了,大众其实还是一个集团。到2027年的时候,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会有超过20款纯电动车,而晚些时候SSP平台也计划全面走向市场。到2030年,大众汽车集团将在中国提供至少30款纯电动车型。

汽车之家

    此外到2027年,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会提供30款本土生产的燃油或插电式混动车型,基础是MQB evo和MLB evo平台,这些车型也会得到先进的技术升级。

    MEB+平台、CMP平台、CEA架构、ID.UX、大众安徽、PURPLE项目、SSP平台等等……今天我们见到了非常多和大众或者大众集团有关的最新名词、代号,可能今天还会觉得有些乱,但是相信随着新产品的不断入市,这些名词我们也会越来越熟悉。

    回头开篇的那个话题,传统车企是如何面对接下来的车市的呢?

    我们不难发现,像大众以及丰田这样的全球企业,由于具备体系化的研发能力和渠道能力,加上本土化的人才,是可以进行快速的转型和应对的。一方面是快速制定顶层战略拉齐思路,一方面是在战略下各个市场因地制宜,采用适合的产品以及营销策略去抢市场份额。

    就中国市场而言,起初ID.3的销量不好,但经过上汽大众一系列营销、降价等举措后,目前ID.3的销量也还是很可观。对于大众等一些合资企业来看,还在牌桌上,大家购车还会想起你,其实就是目前的阶段性战略目标。

汽车之家

【此前的一幕,道出了奥迪的委屈,也是海外品牌在新能源上的缩影】

    此外,产品都有研发周期,大众一系列的举措告诉我们,哪怕我手上发的牌目前不怎么好,但是看准出牌顺序,瞄准未来市场,整体市场依旧可控。“在中国,为中国”是大众近年来的战略,从目前合资车企的表现来看,大众也确实是做的最好的。

    说完了大众做的好的,但我们也还需要冷静的看市场,看看还有哪些挑战。虽然大众在逐渐转变,组织在提速,但其新能源成本下不来以及新能源技术上的标签不足依旧是两大软肋,新能源的定价权并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同时,海外大众燃油车平台基本不再研发换代产品了,高尔夫是不是接下来要停产了?本土化的B9L迈腾和帕萨特PRO还能服役多少年并保持竞争力?中型车索纳塔已经13.98万元起了,迈腾和帕萨特会不会定出一个创纪录的低价?低价过后,利润如何保障等等。这些都是摆在所有品牌面前需要解的题。

    遥想北京现代,曾在2013年突破百万辆年销量,意气风发,10年后的2023年,现代仅为25.7万台。新能源大潮过后,谁在裸泳?三年后,大众是否依然位列前三,我们也将拭目以待。(文/汽车之家 王寅)

上一页
1/2
下一页
打开汽车之家 阅读体验更好
纠错或举报 向本文作者王寅提问
汽车之家问答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问答
原创精选小视频
打开App 查看全部条车友评论
发表评论…
收藏
相关阅读
加载中...
目录
1 /大众体系提速/ 重磅换代车保燃油基盘 2 /混动车型和16款纯电车型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