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国产大众拟4月涨价

王昊
2008-03-05 13:19 浏览 ·

    [汽车之家 资讯]  如果把“涨价”作为2007年的关键词,绝对一点也不过分:从猪肉开始,食用油,方便面,牛奶,蔬菜,汽油,黄金……只要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都在以一种“理所应当”的姿态飞快的涨价,难道“金猪”年里的所有东西,真的就都是那么值钱?!转眼间到了鼠年,发现猪肉的价格开始微幅下调了,本以为这个“涨价年”终于过去了,可是我们怎么会想到,涨价波及到其他行业的影响才刚刚开始显现!以汽车行业为例,迫于整体成本的急剧上升,一部分汽车企业在酝酿涨价,而据汽车之家从内部消息灵通人士处了解到,这其中就包括大众、一汽-大众以及上海大众的联合涨价行动,其日期已经确定在4月份。

● 汽车市场已经历两次涨价

    说到猪肉涨价,我们可能没有过于强烈的反应,而当说到汽车涨价的时候,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非常惊诧:“什么?涨价?开玩笑吧!”,因为除了极个别热销车的加价行为之外,在汽车市场上人们挂在嘴边的几乎一直就是“降价”二字。纵观近些年国内汽车市场,可以算得上涨价有两次,第一次是在2005年上半年:2005年3月,国际铁矿石供应巨头对铁矿石的价格进行了高达71.5%价格上调,直接导致国内钢材价格的上扬,最终使得造车成本上涨,才使得厂家将销售价格提高,其涨幅在万元左右。

    第二次是2006年上半年:由于新消费税的实施,提高了大排量汽车的税率,故此国内市场中绝大多数的大排量车的价格出现了上涨,涨幅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 本次酝酿汽车涨价的背景及原因

    看过了上面两次汽车行业的涨价行为,就会发现其价格的调整是有一定原因的,那么本次酝酿汽车涨价又是什么原因呢?为了弄清楚原因,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汽车的成本:汽车最主要的成本是整车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的购买成本、汽车公司的管理成本和固定资产摊薄成本),大约占汽车成本的50%左右;第二部分是销售成本(包括经销商的利润、市场推广成本以及部分流通成本);第三个主要部分就是零部件的成本(国产件中的零部件制造厂和进口零部件的关税)。

    在了解了汽车成本的构成之后,我们会发现其整车生产成本大约占据了总成本的一半,下面我们就根据整车生产成本来研究一下汽车涨价的原因及背景。

㊣    ◆ CPI创历史新高 涨价成普遍现象

    据国家统计局2月19日发布的最新统计,今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7.1%,创1997年以来月度新高。从去年开始,肉类、蛋类、食用油、方便面、牛奶、汽油等包括原材料和生活资料在内的总体价格水平持续攀升,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回避的矛盾,抑制通货膨胀成为今年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中之重。

    ◆ 铁矿石原料上涨65% 成品钢材涨15%

    由于汽车几乎用到了所有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玻璃、涂料、纺织品等等。其中按重量计,钢板占到50%,各类铸铁件占到20~30%,铝、铜等有色金属等占到3~5%,工程塑料占到10~15%,轮胎等橡胶件占到5%左右,玻璃占到5%左右,纺织品等其它占到1~2%。由此可以看到钢材和生铁等是汽车业最为主要的原材料。

    2008年2月18日20时,巴西淡水河谷宣布与新日铁、浦项等世界铁矿石巨头们达成铁矿石基准价协议:在上一财政年价格基础上南部铁精粉涨65%,卡拉加斯粉涨71%。随后铁矿石价格上涨影响反应上延,国内20多家钢铁生产企业已经在1月钢材产品提价的基础上再度调高2月份的产品出厂价格。以宝钢为例,在1月份成品钢材价格相对07年底上涨4.3~8%的基础上,其2月份的钢材每吨再次涨价800元左右,增幅15%左右。80%的中国汽车制造企业与宝钢有着“密切”的业务关系,可见其对国内汽车业的影响范围有多广。

    如此一来,按照钢铁重量占汽车总重的70%来计算,当钢材价格上涨15%之后,汽车制造企业需要面对10.5%的成本增长压力;换一种比较直观的说法就是,如果按照每辆车重1吨来算,钢铁价格涨800元,那么这辆车的成本就会增加560元,而这仅仅是钢铁一方面压力的影响。

    ◆ 国际原油价格早已突破100美元/桶

    根据纽约原油期货的收盘价和盘中价显示,国际原油早已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历史新高达103.95美元/桶(截止到3月4日)。在国际油价上涨的同时,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也在进行着上调,以大型运输车普遍所使用的0#柴油为例,2007年11月1日,其在北京的售价由之前的4.83元/升调整到5.29元/升,涨幅为0.46元/升,使得零部件/整车运输成本增加。

    而受石油价格屡创历史新高影响,石油衍生品,尤其是用于汽车制造的工程塑料和普通塑料制品价格上涨趋势明显,导致汽车制造成本显著增加。

    此外,国际橡胶的价格也再度提升,每吨橡胶的价格几乎翻倍,各轮胎企业已经酝酿再度纷纷上调价格;还有由于制造玻璃的主要成分纯碱价格上涨,玻璃成本不断增加,玻璃生产商已经明显感觉到原材料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并表示“不排除提升汽车玻璃价格”。

    ◆ 《劳动法》使劳务成本有所增加

    2008年1月1日《劳动法》正式实施了,这对于大多数的企业和职工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有利的规定,但对于部分企业来说却会使其增加劳务成本,比如在生产工期较为紧张的时期,汽车制造企业往往为了提高产量,而要求员工进行加班,但其报酬并未得到体现;在《劳动法》实施之后,企业就必须按照要求给予员工应得的酬劳,所以对于这部分之前并未按照规定执行的企业来说,其劳务成本会有所增加,不过对于那些非常正规化的企业来说,并不会存在类似的问题。

    ◆ 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

    目前北京已经开始对汽车尾气排放实行国Ⅳ标准了,而那些没有达到国Ⅳ标准的新车,将不再被允许在北京市场上销售,这就要求汽车制造商在环保方面多做努力了。即便是厂商打算让不达标的车推出北京市场,但是在未来几年内,国Ⅳ甚至更高的环保要求,也会在全国实施的,所以说汽车厂商对环保这方面的投入也是必须的,这也给汽车厂商增加了不小的成本。

    综合以上各种原材料上涨因素,“汽车价格将会上涨”的说法,并非一个玩笑!

● 如何控制汽车价格上涨?

    钢材、石油、橡胶的涨价,劳务和研发成本的提升,是不争的事实,也肯定会增加汽车的生产成本,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控制整体成本的提升呢?既然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了,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控制原材料的使用,比如将一些不常用的配置、功能等省略掉,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其实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降价减配”的道理。不过有些厂商为了保证高品质的延续性,对于本身生产流程和环节有着严格的要求,不希望通过降低配置而达到压缩成本的目的,那么只有将价格上调了。

    而在前文中我们曾经提到过,除了最主要的整车生产成本外,汽车成本还包括销售成本(包括经销商的利润、市场推广成本以及部分流通成本)和零部件的成本,既然整车生产成本的提升是不可避免的,那么通过优化市场推广方法和流通程序,也是可以将一部分成本降低的。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不过综合来看,由于整车生产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并且考虑到这部分成本基本上是由外界不可控因素(如成品钢材价格上扬、油价上涨等)所决定,而不是通过自身优化改造就可以将其成本降低的,所以在原材料价格上涨且不降低产品品质的前提下,汽车价格的上涨是在所难免的。

● 德国大众携南北大众涨价 有谁会跟进?

    由于在各种原材料涨价的大环境和保持品质不变的前提下,大众、一汽-大众以及上海大众将于4月份率先把其产品价格进行全面上调,肯定会在汽车行业内引起非常大的震动,消费者能否对这次提价认可?业内又会有哪些汽车厂商跟进?汽车之家将与您共同关注后续的发展!(文/汽车之家 王昊 图/汽车之家 韩路 指导/汽车之家 魏士钦)

    相关文章:

    大众EOS/途锐W12 两款重量级新车将入华
    http://m.autohome.com.cn/news/200802/34109.html

    到底值不值?全面测试一汽-大众迈腾
    http://m.autohome.com.cn/drive/200712/30644.html

    改动不多精致不少 桑塔纳志俊详细实拍
    http://m.autohome.com.cn/market/200801/32767.html

上一页
1/3
下一页
打开汽车之家 阅读体验更好
纠错或举报
汽车之家问答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问答
原创精选小视频
打开App 查看全部条车友评论
发表评论…
收藏
相关阅读
加载中...
目录
1 /汽车市场酝酿车价上涨 2 /汽车涨价的背景及原因 3 /大众全面涨价谁会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