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教父皮耶希全回顾

陈雷
2015-05-24 00:00 /浏览

保时捷924和防锈蚀技术的应用

汽车之家

    鉴于巨大的经济压力,大众集团在是否投产保时捷924和采用全镀锌车身的问题上犯了难。保时捷924起初是大众委托保时捷公司进行开发的一款两门双座跑车,要求尽量多的使用大众汽车公司零部件。然而这件事到了1974年却变得很难推行下去,石油危机下的汽车市场极度萎缩,这时候投产一款跑车无异于“白扔钱”。

汽车之家

    一筹莫展之际,皮耶希再次展现了他超乎常人的判断力,他建议新车配备能耗相对较低的四缸发动机,并提出保时捷回购924车型开发权的方案,随后的事实证明,皮耶希的判断几乎完全正确,大众以这种方式妥善解决了问题。从表面上看,皮耶希平衡各方关系,帮助大众集团力挽狂澜,然而很少有人看出在这件事背后,皮耶希其实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汽车之家

    早在皮耶希为保时捷工作的时候,就深知生锈、腐蚀是存在于当时汽车身上的一大隐患,而他也始终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只不过那个时候的皮耶希因为917项目正处在争议中心,试图采用不锈钢材质生产汽车的计划并未成功,因此当保时捷924项目出现的时候,皮耶希知道,机会来了!

汽车之家

    当时的大众汽车公司资金紧张,希望将保时捷924项目尽快脱手,皮耶希不仅成功说服保时捷回购924研发权,还代表奥迪将生产这台车的任务揽了过来。而当保时捷准备将924交由奥迪内卡苏姆工厂生产时,皮耶希他们提出了“以技术换车型”的交换方案,奥迪为保时捷生产跑车,保时捷则需要将镀锌钢板技术共享给奥迪。

汽车之家

    很快,第一批使用镀锌材料的奥迪100从工厂下线,顺利投放市场并获得赞誉,尽管此举让整车生产成本有所增加,却将奥迪车型的锈蚀可能性从此前的3-4年大幅提升至10年左右。严控质量、精益求精的皮耶希用他那份独有的“较真儿”风格给当时的竞争对手、甚至母公司大众汽车上了一课,也正是这份倔强,在此后多年间贯穿着整个奥迪汽车公司,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愈发清晰醒目。正所谓“入魂”,大抵如此。

汽车之家

    当时关于“全镀锌汽车”的说法还有个小故事,由于母公司大众汽车缺乏资金,因此当奥迪采用镀锌钢板生产汽车的时候,大众却出于成本考虑,下达了禁止生产全镀锌汽车的命令。出于对大众汽车公司的保护,董事长施米克要求奥迪在进行推广时避免使用“全镀锌”字眼,免得让消费者认为奥迪比大众在技术上有优势。为此,皮耶希他们还特别生产了一批车顶使用普通钢板的非全镀锌奥迪100。

汽车之家

    同样是在上世纪70年代,皮耶希带领下的奥迪研发部门已经开始了对使用铝材生产汽车的探索,尽管当时的材料技术发展及财务状况根本不可能允许在大规模生产中使用铝制车身,但皮耶希他们依然坚持在材料及结构上为汽车“减负”。至于与美国铝业公司长达13年的合作、AFS部门的成立以及全铝奥迪A8的诞生,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汽车之家

    还记得我们之前提到的新型汪克尔转子发动机么?贝勒斯栽在了它上面,现在轮到皮耶希了。成为奥迪研发董事后,皮耶希不得不开始面对如何平稳度过石油危机的问题,这其中一个重要手段便是开发更节能、高效的汪克尔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性能强、体积小,如果能妥善解决油耗问题,它将非常适合保时捷及奥迪运动车部门,而这正是皮耶希兴趣所在。

    可惜有关新型汪克尔发动机的研发很快便走到尽头,新开发的赛用发动机不仅升功率不及前者,油耗还增加了15-25个百分点。因此在1977年的时候,皮耶希他们决定将这款曾经辉煌的发动机停产。汪克尔转子发动机的停产着实让很多追随者扼腕叹息,然而皮耶希却无暇顾及,因为除此之外,他要操心的事儿还很多。

上一页
8/18
下一页
打开汽车之家 阅读体验更好
纠错或举报
汽车之家问答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问答
原创精选小视频
相关阅读
加载中...
目录
1 /策尔农场的孩子们 2 /叛逆混沌的学生时代 3 /在赛车部门完成“首秀” 4 /917项目带来的影响 5 /席卷家族的“下课”风波 6 /人到中年多变故 7 /在奥迪“连升三级” 8 /保时捷924项目和防锈蚀技术 9 /quattro四驱系统 10 /奥迪100风波和TDI之争 11 /无可替代的费迪南德·皮耶希 12 /大众集团首脑之争 13 /救火队员皮耶希(1) 14 /救火队员皮耶希(2) 15 /三升油汽车和荒唐的保护主义 16 /宾利、布加迪和辉腾 17 /功成名就与继任者风波 18 /时代落幕 教父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