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用车养车] 近日,一则“汽车空调会致癌”的微博在网络中广为流传,微博称夏季车辆暴晒之后,仪表板、沙发、空气滤清器会释放出有害物质‘苯’,产生毒素从而导致人致癌(点击这里查看原微博)。那实际情况究竟是否如如此?车内难道真的是个“毒气室”么?我们决定选取5台车,在具备国家相关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的配合下来进行一次最真实的车内空气的检测实验。
● 车内究竟有哪些“毒气”?
也许很多人会问,究竟是哪些东西让车内成为“毒气”室?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车内有害物质的主要类型。目前车内污染源主要来自于5个方面,分别是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含乙苯、苯乙烯、乙醛、丙烯醛等),这些物质究竟对我们人身体有哪些危害呢?请见下图。
● 国家是否有相关的车内环境标准?
--仅仅有非强制性的国家标准
2012年3月1日,由国家环保部与质检总局联合颁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开始正式实施,该指南对常见的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设定了限值。从此,无论是新车,还是使用中的车辆可参照该《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进行车内空气污染程度评测。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已经对外公布,但并没有强制性要求,而这套指南中的参考标准也是源于现行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其中大部分污染物浓度与室内空气质量的评判标准一样。虽然这个《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并不带有强制性,不过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消费者在维权上起到帮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车企选择环保材料和工艺。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中规定的车内污染物浓度标准 (单位:mg/m³) |
|
物质 | 标准值 |
甲醛 | ≤0.10 |
苯 | ≤0.11 |
甲苯 | ≤1.10 |
二甲苯 | ≤1.50 |
TVOC | ≤0.60 |
这里我们也呼吁政府尽快出台一个具有强制性的车内空气质量标准,毕竟车内已经成为很多人每天停留最长的场所之一,如果这里没有强硬的空气质量标准是对所有驾驶员和乘员非常不负责的,所以尽快设立一个强制性标准迫在眉睫。
● 车内空气质量实测:
为了本次实验更具说明性,我们找了自主、合资、进口、新车(要求购买3个月以内的车辆)和老车(使用超过1年的车辆)共5款车型进行测试,同时要求这5款车不能做装饰(地胶和座套)。
☆ 为什么要对新车进行测试?
原因很简单,很多车主在提到新车之后总感觉车内有刺激性气味,开一段时间头疼,而且这种情况在很多车型上都有发生,因此选择新车参与测试很有代表性。
☆ 为什么要对老车进行测试?
很多朋友的车辆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没什么刺激性气味了,此时往往会认为车内的污染物基本被挥发干净了,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只有实验能告诉我们。
☆ 为什么选自主、合资和进口的车进行测试?
这主要是为了很公平的把三种不同属性的汽车企业的产品汇聚起来,最终的数据也就更有说服力。
● 5辆车参与测试:
参与测试车辆情况 | |||||
车型 | C50 | 英菲尼迪EX25 | 骏捷FRV | 景程 | 大众R36 |
新车/老车 | 新车 | 老车 | |||
类别 | 自主 | 进口 | 自主 | 合资 | 进口 |
车辆使用 状态 |
刚购买1周 | 购买2个月 | 1年3个月 | 1年6个月 | 1年 |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的测试也即将开始。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会对实验的过程和环境进行简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