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车内摆放物注意事项

彭储文
2014-06-17 00:00 /浏览

● 这些物品危害小一些不过我们还是不建议放在车里

■ 香水

隐患指数:★★★

    相信大家都听过《香水有毒》,在这里我们不评价这歌如何,不过从物理化学现象来看,这首歌的歌名倒是完全正确的。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香水的特性:通常采用生物提取成分的香水在25℃以上便会发生氧化,也就是所谓的变质,但这是调香师有意为之的做法,目的是让香味更浓郁,当然好的香水变质后闻起来会更舒服,但劣质香水则容易产生头晕、恶心等症状。

汽车之家

    夏季车内温度很高,通常远远超过25℃,道理同瓶装水一样,过高的温度会使得香水中的一些化学成分挥发,进入空气,其中是否含有有毒成分就很难保证了,并且也有不少专家表示长期接触劣质香水也会导致呼吸道疾病。除此之外,酒精是香水的主要成分之一,因此香水基本都具有助燃性,而不少车载香水都采用玻璃瓶体,如果恰巧瓶体类似凸透镜的造型,产生的聚集光如果点燃香水,那就很容易发生爆炸。另外,如果瓶体的强度不是很高的话,当车内温度过高,香水挥发出的气体也会撑破香水瓶,发生“爆炸”。(有关车用香水是否会爆炸的实验,请点击查看此文章

汽车之家

    如果对车内的气味有很高的要求,一定要使用香水的话,我们建议大家采用这种固定在出风口的固态香水,其优点在于:固态香水一般不会盛放在玻璃器皿中,即便经过阳光长时间烘烤也不可能发生爆炸,但缺点是他的香气比较清淡(有些朋友可能更青睐这种香水),并且香味散发的持续性要比液体香水快得多,需要经常更换固体“香芯”从而保证香味。

■ 塑料玩具

隐患指数:★★★

    不少车主喜欢在仪表台中央放置塑料玩具,看着很有个性,很“萌”,殊不知在此处放置物品对于行车来说是极度危险的!另外对于本文聊的暴晒问题来说,这些塑料玩具都采用PVC聚氯乙烯材料制成,这种材质的优点是可塑性强,价格便宜,缺点为不耐热,最高只能承受81℃,遇到高温容易产生有害物质。设想一下,在烈日暴晒下的车内,塑料玩具慢慢放出有害物质进入空气,这将对驾驶员及乘客造成一定的健康危害。

汽车之家

    另外,我们提倡不要在仪表台及中控台上摆放任何物品,比如手机、香水瓶等,万一遇到紧急情况需要紧急制动,这些物品很有可能会对着风挡玻璃撞去,如果因此而损坏风挡玻璃岂不是很不值?另外在车速较快时,万一发生车祸,这些东西由于没有被固定住,因此它们会像炮弹一样在车内来回冲撞,对于驾驶员及乘客来说都是致命的!

■ 眼镜、放大镜

隐患指数:★★★

    有不少年长的车主都有老花眼,并且他们更习惯看地图而非使用导航,众所周知地图上的字密密麻麻太过细小,他们也会在车内备一副放大镜或老花眼镜。这样其实没什么问题,不过如果眼镜或者放大镜没摆到正确的位置,就容易产生隐患了。道理和之前提到的某些香水玻璃瓶一样,镜片也容易形成“凸透镜”效果,对车内造成破坏。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正确的做法将眼镜收纳进眼镜盒内,然后将眼镜盒放在车内避光处,以免温度过高佩戴的时候烫疼或者烫伤自己。在这里说一下墨镜也是同理,为了避免佩戴时烫伤,可以收纳进车辆自带的眼镜盒内。而放大镜,我们建议放在手套箱或扶手箱里,毕竟它的使用率并不是很高。

■ 相机、手机

隐患指数:★★★

    相机及手机作为精密的电子设备,通常对工作温度都有一定的要求,过高或过低都无法正常运作,甚至产生损坏。夏季车内温度较高,并不适合将相机或手机长时间放在车内经受暴晒。另外,不少人习惯在中控台上贴一块防滑垫,平时将手机放在防滑垫上,拿起来也方便,其实这么做的结果很有可能是手机受到太阳暴晒导致死机或过热报错。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除此之外,说一个和季节性无关的原因,毕竟现在社会治安还没达到“天下无贼”的程度,因此,类似相机、手机这类体积小,方便偷盗并且能迅速转售的电子产品通常都是小偷们的“最爱”。所以,我们建议大家最好能够随身携带贵重物品,留点心眼,别遗落在车内。

● 这些物品可以放在车内,但不适合在阳光下暴晒

■ 导航仪、行车记录仪

隐患指数:★★

    正如刚才提到的,电子设备通常对于工作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导航仪与行车记录仪也不例外。但是通常我们停车、熄火、下车,应该不会有人随身携带导航仪或者行车记录仪吧?那把它们留在车内是否可以呢?答案是肯定的。除非劣质产品,否则在导航仪及行车记录仪的设计时都会针对极端环境温度下的使用进行优化改进,以方便各个气候环境下的消费者使用。

汽车之家

    不过,即便如此,导航仪与行车记录仪还是有很大几率出现忍受不了高温而“罢工”的现象。为避免,我们可以将导航仪或行车记录仪单独拆下,放进门板储物格或是手套箱等避光处,同时,尽量选择一些避光场所进行停车,这在下文会详细说。另外,目前市场上有不少带有过热保护的导航仪及行车记录仪,在温度过高时,它们会强制关机以保护机器内的电子元件,待温度降低后便会自动开机,虽然说有这个功能确实可以多一份保障,但我们还是建议能拆便拆,这么做最保险。

■ 车内清洁用品

隐患指数:

    通常,车内清洁用品虽然都为化学产品,不过大多数并不具备挥发性,所以放在车内还是相对安全的,但有些除外,比如图中我手上这块清洁胶。确实,它的视觉效果有点小恶心,不过清洁能力毋庸置疑,由于其超软的形状特性,可以伸进类似空调出风口,仪表盘缝隙等等平时难以触及的部位沾走灰尘,从而达到清洁的目的,而好一点的产品更具有杀菌功效。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但它的存放是有严格要求的,必须避光、避热,用完了放回盒子里,否则它便会失去杀菌作用,甚至失去粘性。而在太阳暴晒下,它也容易被晒融化,其形态就难以维持,最终粘在内饰上很难去除。因此我们建议不要把它放在容易被太阳直射到的地方,无论它是否已经被放回了盒子里。


● 千万不能把ta们独自留在车内!

■ 婴幼儿和宠物

注:虽然本文说的是车内物品的摆放,但是我们这里还是要额外提一下儿童和宠物。

    前段时间,把婴幼儿留在车内导致孩子差一点儿窒息身亡的新闻有好几条,这也让人们再一次将目光转回了婴幼儿坐车的安全问题上来。而在这篇夏季车内物品安全隐患的文章中,我们仍然要提到这个问题,因为越是到了夏天,就越是有家长会因担心孩子受到太阳暴晒而在短暂离开车辆的时候,将孩子滞留在仍未熄火,并开启着空调的车厢内。

汽车之家

    考虑到之前那几起婴幼儿窒息事件主要是因为父母将车辆熄火了,所以一定会有不少朋友认为,只要车辆不熄火,空调系统一直开启着外循环,保证车内空气流通,那么车内的孩子就没有问题,而这个观点当然是错误的。

汽车之家

    首先,我们谁都不能保证在您离开的时候,车辆是否会因为某种原因而自行熄火,或是故障,或是人为原因,只要有1%的可能,那么车内的孩子就可能面临着窒息的危险;其次,若是在空间狭小的停车区域,或者是封闭的私家车库里,那么即便是调了外循环,车辆也会将之前已充斥满四周的汽车尾气重新引入车内,最终可能导致车内一氧化碳浓度过高,使车内人员废气中毒。

汽车之家

    因为,对于婴幼儿,我们给出的结论还是如此,任何时候,注意是“任何时候”,都不要将他们单独置于车内。除了婴幼儿之外,还有我们身边的宠物也是如此,同样的道理。


● 对于停车的一些建议

    在夏季,停车场的选择其实至关重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推荐在以下场地停车:

汽车之家

    首先,我们推荐最常见的停车地点——树荫下。在短时间内可以起到遮阳避光的效果,但时间并不长,随着地球自转,太阳的位置发生变化后,或许就无法遮阳了。但是通常情况下,植物周围的蚊虫会比较多,上下车时难免有可能被叮咬,甚至飞进车厢内。

汽车之家

    其次,通风设备完好的地库在夏季简直就是“世外桃源”,阴凉、晒不到太阳,车辆停再久,坐进车内也不会感到很热。不过有些车辆在进出地下车库时还是需要特别注意一下,比如轴距较长或者底盘较低的车型,要注意别托底。另外,驶出某些将收费口设立在上坡道的地库也需要特别小心,尤其是手动挡车型,对刹车以及“油离配合”有比较高的要求,并且,当你发现前车是手动挡车型时,也需要注意保持车距,不要贴的太近,以免前车溜车发生剐蹭。

汽车之家

    最后我们推荐的是机械车库,由于这种立体机械车库通常带有遮阳顶棚,并且每层之间的间隔也不会很大,因此可以很好的避免阳光照射进车内,但由于不少机械车库都在户外,因此无法完全阻隔热量,所以车内温度虽然不会很高,但也低不到哪儿去,坐进车内的体感还是比较热的。另外,不少车主对于机械车库的停车经验比较少,因此倒车入库会有些不习惯。(点击阅读机械车库停车教程

● 防晒神器

    在夏天,不少车主会自备一块反光遮阳板放在车内。优质的遮阳板具有避光、隔绝紫外线等功能,效果确实不错,不过侧窗也使用这种材质的遮阳板其实不多,通常都是一块类似纱窗材质的网状物吸附在玻璃上以达到防晒的效果。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不过前不久,我发现了一款防晒神器,覆盖车辆四周的玻璃的遮阳板都采用了反光材质,并且会根据不同车型做不同裁剪,专车专用,能够完美遮盖所有车窗。当然,售价却相对贵一点,我当时在天猫上入手的价格为99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一下,关键词“专用遮阳”,随后根据自己的车型选择即可。

● 编辑总结:

    以上便是我们分享的关于夏季车内物品的注意事项,由于这些物品如果经过暴晒,样样都能成为车内的“定时炸弹”,所以大家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以免造成惨痛的损失。当然我们仅说了一些典型特例,基于同类型产品数不胜数,我们也就不再一一列出了,大家可以自行举一反三。(图/文/摄 彭储文 协助摄影:黄正桥)

>>如果您认为我们的文章精彩,可以点击文章下方的“收藏”按钮进行收藏哦!<<

上一页
2/2
下一页
打开汽车之家 阅读体验更好
纠错或举报
汽车之家问答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问答
原创精选小视频
相关阅读
加载中...
目录
1 /严禁放在车内的物品 2 /不建议放在车内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