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了飞行员,但只要拥有了它,你也能过机长瘾

唐朝 编辑
2022-05-12 06:35 / 浏览

汽车之家

    虽然HUD已经实现了将重要信息投射到人眼前,但行驶到陌生路段,这些投射信息即便包含了导航内容,但分叉路口众多的情况下,人还是难免迷糊。如果您有过在环岛众多的欧洲国家开车的经验,一定对此深有感触。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AR HUD解决此前HUD信息与实际情况“脱节”而出现的,换言之它是相结合。上了岁数的朋友也可以将它想象成小时候给纸片人换衣服的游戏。光看图片感觉还是不形象,下面这部全新奔驰S级(参数|询价)的AR HUD展示更加直观,请您注意30S以后的部分。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平台

    作为HUD技术的进化型,AR HUD不仅要满足成本、清晰度的诉求,还要完成虚拟与现实的结合,没错儿时动画片都不敢这么演的技术现在就出现在你我生活中了。

    丰富且复杂的显示内容,以及必须与前方大面积路况结合决定了低端的CHUD无法满足需求,也就是说未来AR HUD的基础必须是前面的WHUD,也就是直接投射到风挡玻璃。

难点1:重影

    一个新事物是否炫酷不甚重要,能否好用才是第一位的。此前实际体验过一些AR HUD后,部分戴眼镜的朋友看AR HUD内容竟然出现了重影或者发虚的情况,这正是AR HUD开发的难点之一。

汽车之家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将投影介质的玻璃做成楔形,让两个反射面形成特定的角度。对WHUD技术而言,只能使用特制的风挡玻璃,也就是在玻璃中间夹胶,达到两个反射表面产生角度的目的,目标是使两个反射的像尽可能重合。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既然是特制,那么这也无形中增加了前期成本,与此同时用户购车后,如果出现事故需要更换风挡玻璃也必须替换特定类型的,也是一比不小的开支。

难点2:距离

    记得我第一次看见HUD功能的时候感觉十分新奇,那种信息被投射在车前几米的感觉让我感受到了科技感,这就是所谓的虚象距离VID(Virtual Image Distance)。

    VID就是图像焦点到眼睛的距离,它的调校好坏决定了咱们使用相关功能的时候眼睛是否容易疲劳。目前的HUD的VID基本都在8米左右,AR HUD比其稍远在10-15米,但一般驾驶时关注的距离要达到上百米,很容易就出现显示图像和观察者注意焦点不在一个平面的情况。

汽车之家

    关于视觉疲劳,有个简单的体验方法,就是试试看把手机举到面前,然后用眼睛读取上面的内容,再快速看向远处的景色,有些朋友不用10个来回就会发现对焦速度逐渐变慢,甚至出现疲劳感。

汽车之家

    在光机内经过反射达到足够的距离就能保证最终成像距离,毫无疑问更多的反射需要更多的镜片组结构,这会导致光机的结构复杂且体积庞大,对其在驾驶前舱的布置、设备稳定性都提出巨大挑战。

难点3:大小

    虽然在艺术品领域,往往不能用大小衡量驾驶,不过在AR HUD领域,大即是王道。这就是投射大小和可视角度FOV。

汽车之家

    不用多说,显示尺寸越大、可视角度越多,显示信息越多。在投影技术相同的情况下要达到足够大的显示尺寸,就必须让虚像在光机内的光路变长,这个因素会明显增加硬件体积和结构复杂度。

汽车之家

难点4:高矮胖瘦各不同

    我们每个人驾车的坐姿不尽相同,带来的问题就是眼睛的位置差异明显,前面说到了AR HUD其实对角度要求颇高,这就意味着相关技术要有一个广泛的使用范围。

汽车之家

    另外虚实的融合需要通过前视摄像头对前方的道路情况进行解析建模,得到对象的位置、距离、大小,再把信息精准的投影到对应的位置,让人眼、显示面、真实道路在一条视线上,才能达到足够沉浸的AR体验,这再次对算力提出了要求。

写在后面的话:

    新技术的逐步普及当然需要时间,而更重要的是先吃螃蟹的总要付出高昂代价,购买投入只是一部分。为了达到优秀的展示效果。使用AR HUD技术车型的风挡玻璃也是价格不菲,后期更换同样能让您意识到什么叫肉疼。那么屏幕前的您是否愿意为之买单呢?(文/图 汽车之家 唐朝)

上一页
2/2
下一页
打开汽车之家 阅读体验更好
纠错或举报 向本文作者唐朝提问
汽车之家问答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问答
原创精选小视频
相关阅读
加载中...
目录
1 /眼镜飞行员们的替代品 2 /不止看清这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