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推手是技术还是设计? 宝马格栅变化轮回背后的逻辑

卫江鹏 编辑
2020-03-10 07:00 / 浏览

格栅变“方”要从半导体说起

    可以看到,在70年代之前,宝马的双肾格栅都还是圆润的,但从1975年的第一代3系(参数|询价)(E21)开始,宝马的双肾格栅却开始慢慢变得“方”了。格栅的变“方”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需要服从车辆整体造型风格。

汽车之家

    这一造型变化的技术背景则要从半导体技术大爆发说起。60年代仙童公司和贝尔实验室先后研究出了半导体芯片的平面工艺技术和磊晶技术,此后半导体芯片正式开启了工业化大批量生产能力,工业化后的利润反哺,又进一步促使半导体制造技术大爆发。

    在汽车行业,冲压线就是机床自动化最先应用的一批。从成本控制的角度看,自然是板材的形状越简单,冲压技术要求和成本也就越低。

汽车之家

    另一方面,石油危机严重影响了汽车消费,也就促使车企需要为消费者提供价格更低、油耗更低的车型,进一步促使车企为降低制造成本而大规模使用自动化冲压技术。

    所以,70年代中期开始,汽车的造型就普遍变得有棱角,像个方盒子。宝马的圆润竖格栅自然也就得变得“方”一些了。

终于正式变扁了

    随着80年代新材料新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宝马在1985年成立了宝马技术公司(BMW Technik GmbH),公司中一部分最好的设计师、工程师以及技术人员被组合在一起,这些人都得以从日常琐碎的工作和KPI中解脱出来,他们在此工作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设计出属于未来的宝马汽车。可以看做是前瞻设计部门。

汽车之家

    在当时的概念车上,我们终于看到了我们现在熟悉的扁双肾格栅。不过品牌的家族化设计不能立刻改变,所以宝马的双肾格栅是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这段时间慢慢变化的,从明显的竖格栅慢慢变方,然后慢慢变矮,逐渐形成了接近正方形,再慢慢变扁。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那为什么要越来越扁呢?很大程度上和前面变“方”的原因差不多,都是因为因为要服从车辆整体风格。为了追求低噪音、经济性和操控性,轿车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越来越多,于是车辆就越来越低,并使用各种特殊的车身设计来提高下压力,增加抓地力。

汽车之家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从高到低,宝马的各种车型都开始走向扁平化设计,使用大量横线条来强调贴地感。扁平格栅的前脸成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对于宝马的印象。

为什么又要变回竖型大格栅?

    那么终于讲到我们最初的问题,为什么现在的i4又要回归竖格栅,而且要变得这么大?首先,这自然不是倒退,而是进步,只不多是在进步的前提下继续延续自己的历史。

    我们先从格栅变大说起。在21世纪之前,人们对于车辆的主要设计开发重点在于车辆以及车内成员,但从进入21世纪后,汽车的设计开发理念开始重视车外的行人,也就是行人保护理念,减少道路交通弱势使用者在交通事故中收到的伤害。

    实际上在1987年,欧洲EEVC(车辆安全强化委员会)就已经成立了行人保护工作组,进行行人保护研究,但一直发展比较缓慢。

汽车之家

    欧盟在2003年发布了欧盟行人碰撞保护技术指令2003/102/EC,从2005年10月1日起所有进入欧盟市场的新车都要满足该技术标准,从2010年9月1日起则要满足该标准中加严的试验和指标要求。2009年,E-NCAP评价机构正式把行人保护试验列入星级评价体系。随后美国、中国等主要汽车生产地区也开始制定相关规定,车企们也开始改变设计。

    行人保护法规与格栅的关系在于——减弱行人下肢受到碰撞时的伤害,与这一状况最密切相关的就是保险杠。我们很多消费者经常吐槽保险杠采用不结实的塑料,以为是厂家偷工减料,殊不知其实这是法规要求。

汽车之家

    当然仅更换材料是不够的,塑料保险杠还需要进一步削弱并增加缓冲面积,所以保险杠上会有大量的镂空。同时,行人遭受碰撞时,下肢与车辆的垂直接触面积比较重要,这一区域的缓冲性对行人保护影响很大。

    车企老板们要求车辆设计要高档、有辨识度,法规又要求行人保护,天才的设计师们经过苦思冥想,干脆做出了足够的巨大“嘴巴”,强化前脸的视觉冲击力,还能达成行人保护法规。车企们的动作很快,在2003年欧盟推出2003/102/EC 法规之前,就已经推出了相应的产品。

汽车之家

    宝马历史包袱比较重,不能像奥迪那样激进,于是格栅慢慢变大,事实证明这个做法是正确的。随后的十余年里,宝马的双肾格栅在不断变大,宝马粉丝们也在不断吐槽,甚至恶搞。

汽车之家

    再说格栅变竖,这是宝马为了在开创新时代的同时,回归经典。进入21世纪10年代,新能源汽车迎来了高速发展,各大车企无不耗费大量资金提前进行前瞻技术研究,但宝马、奔驰这样的老牌车企最多试探性参与,而且多采用旗下新品牌试水,主并不急于转型。

汽车之家

    宝马i4量产车将成为宝马首款中型高端纯电动车,将对标特斯拉Model 3。宝马之所以推出这么一个比较走量的主流车型级别,一方面是无法坐视在北美市场被特斯拉Model 3屠榜,另一方面则是看到新能源市场开始走向成熟。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当然也需要注意的是,i4与4系是同平台打造,基于平台结构,格栅也是需要保留下来招呼一下燃油车的功能性。与奔驰、奥迪等众多品牌不同,宝马并不打算为纯电动车开发专属平台,而是打造通用型平台,同时支持纯燃油版、纯电动以及混动版车型。

总结:

    发光格栅和竖比例大格栅的设计看似是一个审美上的改变,但深入背后,其实是科学技术在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设计,但人们对于生活的认知的改变,也反过来影响了技术的发展。

    发光格栅,很可能是LED技术的成熟和规模化,同时车辆电路系统和控制系统方面有基础,所以能够在制造成本上支持。格栅变竖,可能更多的是因为宝马需要昭示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全封闭式前脸是纯电动车的重点特征,i4选择用装饰性的大格栅和黑色仿格栅饰板,营造出燃油车的风格,也是为了广大用户更好接受,毕竟这样仿人脸式的前脸设计是目前最为接受的。

    那么汽车设计基本上就是被技术主导的吗?看完这篇文章其实应该有了一个答案了:只有在技术成熟的前提下,设计才能主导造型,但设计可以提出需求。但更重要的是,技术的革新大概率使设计理念发生巨大变化。(图片来自网络 文 汽车之家卫江鹏)

上一页
2/2
下一页
打开汽车之家 阅读体验更好
纠错或举报 向本文作者卫江鹏提问
汽车之家问答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问答
原创精选小视频
相关阅读
加载中...
目录
1 /审美驱动还是技术驱动? 2 /竖横竖演化背后的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