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买车看什么?座舱领域群雄崛起,智能化功能都配上

刘宏龙
2021-02-13 06:00 /浏览

    [汽车之家 行业]  “软件定义汽车”让人津津乐道,但就终端消费者的感受而言,这似乎还很遥远。在整车全面被软件定义之前,行业内的关注度集中在了智能座舱上。这是除自动驾驶以外,最值得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长期投资和关注的领域。2021年,智能座舱将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风向标”。

汽车之家

■ 智能座舱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汽车智能化围绕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展开。显然,智能座舱比自动驾驶更容易落地。自动驾驶能“解放”驾驶员双手,智能座舱则促成汽车数字化、信息化、集成化发展。

    智能座舱并不是某一个或某一套零部件总成的名称,也并非是一个固定概念。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随着用户需求变化而不断衍生的产品形态。一般来说,智能座舱涵盖中控娱乐系统、仪表盘、HUD抬头显示系统、空调和座椅控制等功能模块,背后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

    当前,智能座舱体现的是娱乐系统的互联和智能、不同功能性部件的集成,而更多变革性的前瞻科技多在储备和试验当中。

汽车之家

    东方证券研究所数据分析显示,以国内乘用车销量、智能座舱各部件渗透率及单价为基础,预计国内智能座舱系统主要部件市场空间在2025年有望达到982亿元左右,复合增速14%左右。

汽车之家

    中控屏集成娱乐和部分车载功能,是智能座舱的主要构成之一,预计市场将会平稳增长。相对而言,液晶仪表和HUD将会大幅增长。

    在液晶仪表盘方面,全球市场基本被零部件龙头占据,前五大供应商合计市场份额达到80%,包括大陆、电装、伟世通等。本土企业中,德赛西威、航盛电子等配套能力逐渐提升,从本土品牌海外品牌扩展。HUD平视系统方面,市场需求逐渐由C-HUD向W-HUD和AR-HUD转变(可参考《并非奔驰S级独享 AR-HUD将疯狂进击》)。

■ 三类角色成智能座舱主要玩家

    智能座舱参与者非常广泛,涵盖传统零部件供应商、芯片企业以及新进入的跨界企业。

    第一类角色为传统零部件企业,包括博世、大陆、伟世通、佛吉亚等,消费电子企业如哈曼、松下、先锋电子等也积极参与。

    这些传统企业从内饰零部件或车载电子系统起步,逐步拓展至整个智能座舱业务,主要布局领域包括HUD、智能仪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和各类安全系统、功能性部件。

汽车之家

    参与智能座舱竞争的国内传统供应商包括德赛西威、华域汽车、均胜电子、华阳集团和中科创达等。

    第二类角色是芯片企业。芯片企业原本为智能座舱提供相应芯片,近年也逐步开始转向做智能座舱的其他部件,主要以软件系统为主,例如恩智浦在提供相关芯片之外还提供仪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联发科在提供芯片之外也提供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像高通等在全球芯片市场处于第一梯队的企业会更注重多方深度合作。

    2021年2月5日,亿咖通与伟世通、高通共同宣布,将联手为全球市场提供领先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该方案历经两年研发,可广泛适用于传统燃油车型和电动车型,并将率先在吉利汽车集团车型上量产。

汽车之家

    第三类则是跨界企业,智能座舱成为他们进入汽车产业的突破口之一。

    去年北京车展期间,华为展示了其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该平台基于鸿蒙车机OS系统打造,融合了出游、通勤等全方位出行场景,拥有多项交互功能,如人脸识别、信号灯提示、AR抬头显示、手动拖拽操控停车、视线跟踪、语音理解、分区拾音、AI助理、无线充电、手势拍照、疲劳监测等等,可实现手机与车机无缝对接。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在北京车展上亮相的华为智能座舱』

    华为推出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将在不久后落地应用,目前正与多家车企合作伙伴共同推进。

■ 芯片企业话语权正在提升

    芯片和操作系统是智能座舱的核心之一。由于全球半导体产业的供应危机,芯片已经开始一定程度上制约部分高端车型的生产。芯片企业的话语权正在提升。

    芯片算力高低和结构设计决定了智能座舱各项功能的实际性能,比如多媒体系统对人工命令的识别及反馈速度。而一芯多屏的趋势对芯片算力提出更高要求。

    当前,单车液晶屏幕数量大幅提升,且需要联动,为了满足降低成本、提高便利性和安全性等要求,一芯多屏成为智能座舱的发展主流。

汽车之家

    操作系统是智能座舱的核心控制软件,操作系统能够管理和控制智能座舱的硬件与软件资源,后续大部分软件操作等基于底层的操作系统实现。当前主流的车载底层操作系统包括QNX、Linux、Android等。数据显示,这三类操作系统占据全球车载市场78%的份额,其余多为车企自研OS系统。 

    基于对软件能力的看重,国内部分企业开始进行智能座舱底层操作系统的自研,或是在传统操作系统上进行开发。

    当前,智能座舱把车内所有与交互相关的系统集成在一起,可以降低座舱系统的复杂度,由于增加更先进智能化软硬件,比如操作系统的不断迭代,以及高算力单元、高分辨率触控屏、高清摄像头的加入,短期内车企和供应商分摊研发成本依然较高,但业内预测,智能座舱未来系统成本下降幅度可达10%-30%。

编辑总结:

    智能座舱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前瞻新技术加速落地。2021年,国内乃至全球汽车产业,很有可能出现数笔智能座舱软硬件融合的兼并重组,整零之间、整车之间的合作与竞争,都可能因此发生改变。或许,有关智能座舱的全新商业模式正在酝酿之中。(文/汽车之家 刘宏龙)

打开汽车之家 阅读体验更好
纠错或举报
汽车之家问答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问答
原创精选小视频
相关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