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影中保研碰撞有没有充值?独家揭秘背后真相

皓影
配置 图片 经销商 分期 新车特卖 二手车
行业评论员 编辑
2020-06-28 06:00 / 浏览

  [汽车之家 深评]  这几天,中保研皓影(参数|询价)事件已经成了汽车界最大的话题,自中保研官网放出皓影A柱折断图片/视频、“反转”成绩意外泄露、中保研官网登出紧急被盗声明的连续谜之操作后,舆论和消费者关于“中保研被充值”、“广本下血本公关”、“广本竞争对手阴谋论”等错综复杂的传闻就开始甚嚣尘上、众说纷纭。

  本不想蹭此热点,但无奈知此内幕者甚少而业内虚假捏造者甚多,而中保研当前又三缄其口,故特撰此文,别无他意,还原真相,以正视听。

汽车之家


  《深评问道》特约汽车行业资深从业者执笔,独家解析/揭秘行业大事件。除了热闹表象,我们更想向您呈现对事物本质、因果以及未来可能性的探究和思考。

  本期行业评论员——胡玉峰,先后从事汽车电控开发、整车试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咨询等工作,曾参与国家863重大项目、工信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国工程院“汽车强国战略”等10余项重大研究/行动,擅长汽车产业评论分析与政策解析。


一、中保研到底有没有被充值?

  中保研过去一直以“铁面冷血”的判官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但“皓影事件”让所有吃瓜群众眼镜掉了一地。在整个线条传导过程中,消费者其实关注的焦点并没有在“皓影这辆车到底安不安全”上,而是在“中保研有没有被广本充值”、“最后一根公正的图腾也倒下了”上。那么关键的问题来了,中保研有没有在本次皓影碰撞事件始末中接受厂家充值?先直接负责任的说结论:中保研从2018年第一批车型至今,的确收过车企的钱,但从未收过车企公关充值的钱!

  首先,广本“任性”不愿意送钱。汽车公关行业的人或许都清楚,广汽本田这几年面对负面危机时表现出了强烈的“服软不服硬”,哪怕是前两年机油门闹得那么厉害,也放任负面新闻满天飞,更多的是在自身发动机技术方面寻求解决方案,这种“风轻云淡”的处理态度,放现在也是一样。而且,双方关系根本达不到充值的地步。援引内部人士的话:“2018年雅阁碰撞的时候本田中国高管来过,双方就是开了个会(连象征性的战略合作协议都没签一个),后面双方都没有什么联系”。中保研的测试工作印证了这一点,继思域、雅阁之后,2019年再次盯上了凌派、INSPIRE,2020年又搞上了皓影。不管是本田中国、东风本田还是广汽本田,跟中保研的关系始终非常疏离。

汽车之家

  其次,中保研的目标模式不允许充值,也看不上充值的钱。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的本质目标,是效仿美国IIHS建立一套适应于国内的公正碰撞安全评测体系,并适用于保险行业。换句话说,中国汽研(实际执行碰撞测试)看中的乃是庞大的汽车保险市场(2019年国内车险市场总额已突破8000亿元大关),从中抽取1%就有80亿元之巨的庞大利润,这就远不是区区几个车企、一点点充值费能比拟的事情。按照常规套路,一般这类单车型的公关费用,几百万元已经算是较高价码,对于仅在自购测评车辆环节就花费数千万元的中国汽研而言,根本就看不上。再傻的人也不会冒摧毁中保研三年多积累毁于一旦的风险,去收这点渣渣钱。

  要说完全不收钱也不符实,中保研唯一收的钱是车辆回购费。中保研所有碰撞测试的车辆,全部是自掏腰包从市场上购买,在碰撞完后,有车企会提出“原价回购车辆进行研究的需求”,毕竟不是每一个车企都有资金自建碰撞试验场(上亿元投入),将撞完的车型拿回去研究改善是相当省钱的做法。所以中保研确实曾以原购买价出售过碰撞车辆,但全部都是在发布碰撞成绩之后进行,这样做一方面保证了公正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C-IASI促进车企进行技术升级改善的初衷。

整车碰撞测试
序号整车碰撞试验所需软硬件
1整车牵引系统
2加速台车系统
3车身强度系列试验台
4行人碰撞保护系统
5翻滚试验设备(斜坡翻滚、FMVSS208翻滚、螺旋翻滚等、路肩翻滚)
6假人及标定装置
7数采系统
8高速摄像系统(车载及非车载)
9三坐标测量仪
10燃油系统完整性翻转试验台
11各种专用软件:LS-DYNA、Hypeworks、EVAluationPC、DIAdem、TEMA等
12灯光系统
13试验台车:低速碰、25%偏置碰、侧碰等3-8辆不等

  所以客观的讲,这次皓影事件,广本既不愿意充值,中保研也不愿意被充值,如果把区区充值费强加在两者头上,两者都会喊冤。

  看到这里,可能部分读者会驳斥笔者:网传中保研和广汽集团有股权关系,裙带摆在这里,没有暗箱操作?OK,我们就以网传这个版本来较较真,看看两者之间是否真的存在的股权影响?

  第一,两者之间的股权关联可以用微不足道来形容。按照网传版本,广汽集团对众诚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控股32.05%,但众诚对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参股比例仅仅为1.34%,可以用“散户”来形容。而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之间,基本没有任何直接股权关联,非要强行“拉关系”,只能说是双方的参与股东有一定重叠,如果这也能算关系,那阿里巴巴和京东也是关联公司,甚至特斯拉和大众丰田现代都是,谁还没个散户投资人呢?

汽车之家

  第二,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不是C-IASI控制主体。虽然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试验中心(北京)有限公司,而出资比例分别为65%、35%,貌似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占主体地位。但实际上,C-IASI的90%工作量(包括试验规程、评价规则、选车购车、碰撞试验场和设备、主要试验执行和成绩评定等)都是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名头大于实际。特别是在消费者最关心的车内乘员安全(含25%偏置碰、侧碰、车顶静压等关重环节)的测试和成绩评定,全部是在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所在的重庆基地独立进行,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试验中心(北京)有限公司只负责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的测试和成绩评价。所以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本质上讲,是很难对车内乘员安全的测评起到多大的成绩左右作用。

  第三,中国汽研和广汽集团的股权关系是“没有关系”。网传报道中,中国汽研和广汽集团均持有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5.56%的股权,但两者同时持有一家公司的股权,并不意味着两者就有股权关系。在上面第一点中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我投资了京东又投资了阿里,两家就穿一条裤子了?再继续深究,两家共同投资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背景是因为工信部牵头,集结21家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及科研单位合资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每家平均出资5000万元。如果这都能扯上关系,那中国汽车工业就别谈什么竞争了,大家都是一伙的,同吃一锅饭。

    所以,细究下来,中保研和广汽集团的裙带关系其实完全站不住脚。

二、皓影成绩到底有没有水分?

  既然双方都是泛泛之交,也不存在充值,那为何皓影的成绩会出现“反转”?这里面又有没有水分?还是老规矩,先上答案:中保研并未改成绩,真正“出错”的是碰撞标准评价细则。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误区:C-IASI对于车内乘员安全的评定,从来都不是看A柱断不断!也许是此前帕萨特在25%偏置碰中A柱折断成绩得P让大家产生了记忆认知,也许皓影此前放出的A柱折断让大家太过容易直观联想。但查阅早在N年前就放在C-IASI官网上的碰撞评价规则后我们会发现一个尴尬的事实:里面从来都没有评价25%偏置碰也好、评价车内乘员安全也好,主要会看A柱断不断的说法。

汽车之家

  如上图所示,25%偏置碰主要考察的是车辆结构、假人伤害、约束系统和假人运动三个大项,后两者跟A柱断不断基本没有任何关系!而即便在车辆结构方面,也考察的是整体侵入量大小,而非A柱断不断。换句话说,哪怕你A柱撞飞了,只要车内乘员空间没有受到明显挤迫,那照样是优秀G或者良好A。

汽车之家

  因此,皓影A柱折断反而车内乘员安全获得G的真正原因是:不合理的总体评价规则!既然不是看A柱断不断,那车内乘员安全指数的成绩评定到底看啥呢?根据中保研的规则,在25%偏置碰和侧面碰撞均要拿到A的成绩,同时车顶强度和座椅/头枕还要拿到G的成绩,才能获得G优秀。而我们看看皓影此前“泄露”的成绩:恰恰就是在25%偏置碰和侧碰中拿到了A、其余两个拿到了G!那么前面两个A有没有猫腻和水分呢?

  首先还是说25%偏置碰,皓影拿到A良好的成绩,很可能就是擦着底线获得。上面的规则已经显示了:25%偏置碰中总体等级限界值(缺陷点)在3个以内就是G优秀,而4-9个就是A良好,10-19个就是M一般。而从碰撞测试的视频中可以看出,皓影在假人气囊头枕保护、侧气帘保护上做得并不到位,甚至还出现了二次反弹。但是,重点还是但是,根据规则,这也只能算3个缺陷点。

汽车之家

  也就是说,皓影可能在25%偏置碰中确实表现不佳,但恰恰总体缺陷点加起来就是没有超过9个,以擦边的及格形式搭上了A良好的“末班车”。

  同样的道理,在侧碰中皓影很可能拿到了8个缺陷点的较好表现,也可能拿到了足足20个缺陷点的不好表现,但不管是8个也好20个也好,皓影都顺理成章的拿到了侧碰A良好的评级。

汽车之家

  而车顶强度和座椅/头枕拿到G优秀并不困难,这就让皓影神奇般的获得了车内乘员安全G优秀评级的结果。据内部消息,这个成绩出来后让中保研自己都犯难了:它看起来不应该,但它确实又是。

  这里面的不合理性就在于,整个评价规则的跨越幅度过大,此优秀很可能≠彼优秀!直观点讲,如果甲车在25%偏置碰中拿到了4个缺陷点、侧碰中拿到了8个缺陷点,车顶强度和座椅/头枕拿到G优秀,同时A、B柱并未折断,而乙车在25%偏置碰中拿到了9个缺陷点、侧碰中拿到了20个缺陷点,车顶强度和座椅/头枕拿到G优秀,同时A、B柱全部彻底折断,两者的车内乘员安全成绩,很可能同样是G优秀!

碰撞案例分析
车内乘员安全测试细项甲车乙车
25%偏置碰A(4个缺陷点)A(8个缺陷点)
侧碰A(8个缺陷点)A(20个缺陷点)
车顶强度G优秀G优秀
座椅/头枕G优秀G优秀
A/B柱折断情况基本完好完全折断
总体成绩评定G优秀G优秀
制表:汽车之家行业评论员

  这种不合理性,并不唯一。比如,甲车在25%偏置碰中拿到G、侧碰G、车顶G、座椅头枕G,那么总体评价为G;但乙车分别拿到A、A、G、G,也同样为G。而甲车若拿到G、A、A、G后,乙车取得M、A、A、A的成绩,两者同样也为A。

  但明眼人就能看出,前者和后者,两者之间其实差距巨大,车内乘员安全的统一评价,实际上比较笼统,缺乏合理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皓影在中保研碰撞测试中获得车内乘员安全G(其它几项不甚重要)的反转,并没有水分,其实是一个阴差阳错,而这个阴差阳错,也首次揭露了中保研碰撞评级规则一直存在的不合理性。正是这种细节的不合理性,才让广大吃瓜群众对于皓影的成绩反转大呼不能接受,从而掀开了质疑中保研的第一波浪潮。

上一页
1/2
下一页
打开汽车之家 阅读体验更好
纠错或举报 向本文作者行业评论员提问
汽车之家问答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问答
原创精选小视频
相关阅读
加载中...
目录
1 /皓影是否充值?成绩含金量揭秘 2 /“乌龙”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