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行业] 冬季里动辄零下30度的寒冷天气,让东北缺少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先天土壤。然而,当新能源汽车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发展时,东北也并不想在这场汽车变革中掉队,而是在寻求逐渐发展的机会。那么,目前东北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情况如何?除了一个“冷”字,东北到底有哪些限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因素?东北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在哪些地方实现突破?春节期间,笔者来到了黑龙江省最大的两个城市——哈尔滨、齐齐哈尔,与10余位当地人及部分经销商进行了沟通,结合汽车之家大数据对黑吉辽新能源汽车销量情况的统计,初步了解了东北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60秒读懂全文:
1、在东北,最低可逼近零下40度的寒冷天气致使新能源汽车在冬季续航里程急剧下降,甚至会出现“打火困难”的情况,这也是限制新能源汽车在东北发展的一大阻碍。
2、东北新能源汽车发展缓慢除了“冷”的因素外,还有诸多其他因素。例如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知及接触机会有限、充电设施不完善、人口结构影响消费决定等等。
3、2016-2018年,东北三省新能源车销量基数较低,市场份额平均只有1.2%左右。其中,2018年黑吉辽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大陆31个省份的排名分别是28名、22名、23名。
4、充电设施不完善也阻碍了东北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室外充电桩稀缺,已有的充电桩也经常出现“失踪”、损坏、未对外运营等情况,需要相关部门、充电运营商积极推进布局。
5、东北新能源汽车虽存量稀少,但这也意味着巨大的机遇,对车企来说,从城市代步、家庭第二辆车、节能环保等角度进行营销布局,仍然大有机会。
『哈尔滨冰灯一角』
一、黑龙江当地人聊新能源汽车:是新鲜事物,但还“不到时候”
没想到刚落地黑龙江哈尔滨,笔者就用吉利曹操出行App顺利地叫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吉利帝豪PHEV,之前就听当地朋友说,哈尔滨主要的新能源车就是吉利旗下网约车,从这不到3秒的接单响应来看的确不假。恰逢哈尔滨降温,当笔者在近零下30度的冷风中等待车辆到达时,司机打来电话说自己马上到,并补充说 “太冷了,你可以在里面待会,等到了再出来”。笔者心里想着,这就是东北,寒冷的土地,热心的人们。
寒冬腊月,哈尔滨早已褪去了绿树鲜花的装点,在机场汽油车鸣笛穿行中,绿牌的新能源车格外容易辨认。司机李师傅是一位地道的哈尔滨人,上车以后,笔者围绕他开的这辆帝豪PHEV和当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他闲谈起来。
『哈尔滨街头经常能见到曹操出行运营的帝豪PHEV驶过,其他新能源车较为少见』
李师傅表示,吉利曹操出行在哈尔滨大概布局了500辆车,主要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即帝豪PHEV,也有部分纯电动车即帝豪EV(参数|询价)450。冬天大部分司机不愿意选择纯电动车,一是因为续航上,纯电动车官方说续航可以到400公里,但实际大概在280公里-350公里之间:“零下10多度的时候280公里没问题,但要是零下20多度,只能跑不到200公里,越跑电越少”。天气原因让绝大部分司机选择插电混动车型,确保能有机会接一些长途的单子;另一方面则是纯电动车充电不方便:“哈尔滨的充电桩少,特别特别少,自己家有车库的话还可以,要是指望在外面充电,那哈尔滨没有几个”。
但李师傅也表示,从节省成本角度,他在夏天也会考虑纯电动车:“毕竟用电更省钱,烧油一公里要6、7毛,用电的话3毛钱一公里,省一半的钱,如果在家充就更便宜。”虽然充电桩少,但他提到哈尔滨关东古巷附近大概有20多个充电桩:“我们一般去那儿,充电桩数量还会增加的,对不对。”
除了这位李师傅,笔者还在哈尔滨与其他曹操出行司机、当地滴滴司机、出租车司机等近10位司机聊到了当地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一方面证实了上述李师傅的说法,另一方面大致罗列出了哈尔滨新能源汽车的几大特点:
『一辆知豆电动车』
1、大部分司机认为新能源汽车本身是个好事儿(唯一一位觉得不好的司机,他本身并没有开过新能源汽车),但新能源汽车在东北发展“不是时候”。不仅车辆续航有待提升,充电设施也亟待完善,再加上冬季气温低、电池损耗严重等原因,他们大部分认为如果现阶段想买新能源汽车,插混是比纯电动更好的选择。
2、据哈尔滨当地人介绍,哈尔滨的插混车型大多数以比亚迪、宝马为主,纯电动车则以特斯拉为主。其中,大多数人对特斯拉评价较高,认为其是最早的、也是最好的纯电动车,但由于价位高、充电不方便,更多是有钱人的“玩具”。
3、多数受访者提到自己不排斥买新能源车,因为堵车严重的哈尔滨已在兆麟街、红旗大街、尚志大街等核心路段开启单双号限行的规定,而新能源汽车不在此列。此外,在驾驶中提速快、噪音小、环保、经济实惠等优点也是其考虑的优点。因此,新能源汽车更适合做家里的“第二辆车”,配合限行的燃油车在市内代步。
4、哈尔滨的大部分客车、公交车都已经是新能源汽车,一些货车也采用了新能源汽车,相比之下,乘用车领域的新能源汽车普及度是最低的。
除了哈尔滨,笔者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也进行了初步调研,调研结果也并不乐观。作为比哈尔滨更北的三四线城市,齐齐哈尔冬天的最低温度也近-40℃,而消费水平和对新事物的接受度并不如哈尔滨,并且充电设施稀缺、没有限牌限号的考虑,因此新能源私家车的市场非常有限。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笔者在街头多次看到“中通公交”等新能源公交车驶过,一家同样定位电动车生产制造的“汉唐电动汽车”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齐齐哈尔市大巴早在半年前就已经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不再有燃油车。但相比之下,新能源私家车的发展却非常缓慢,主要还是因为公共充电非常不便利。
『齐齐哈尔新能源大巴 图片来自中国客车网』
二、除了冷,东北新能源汽车限制因素有哪些?
根据美国汽车协会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当气温下降到摄氏零下6.67度时,电动车的平均行驶里程会下降41%。有雪佛兰Bolt和特斯拉Model 3的车主表示,他们的汽车行驶里程最多能减少50%。虽然该数据的准确性有待考证,但冬季的确会出现电池损耗快的情况。其实这和冬季在户外时遇到手机电量衰减甚至关机等问题类似:外部环境温度低导致电池管理系统会提升电池的工作温度,再加上冬季开空调,都会消耗一部分电量。
『哈尔滨街头除雪车』
不过,东北新能源汽车发展缓慢除了“冷”的因素外,还有诸多其他因素。例如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缺乏认识和接触、充电设施不完善、人口结构影响消费决定等等。
★首先,在认知方面
目前新能源汽车在东北仍较为稀缺。据汽车之家大数据统计,2016-2018年,东北三省新能源车销量基数较低,市场份额平均只有1.2%左右。从下表中可见,近三年中东北三省新能源汽车仍发展缓慢,其中,2018年黑吉辽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大陆31个省份的排名分别是28、22名、23名,黑龙江的销量排名仅在宁夏、青海、西藏三省之前。而排名第一的广东省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约在94055辆。
东北三省近三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情况(单位:辆) | |||
省份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黑龙江 | 97 | 373 | 1041 |
吉林 | 143 | 683 | 4982 |
辽宁 | 1342 | 1066 | 3474 |
数据来源:保监会新车上险数;制表:汽车之家行业团队 |
不得不承认,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确不能像燃油车那样,满足用户无顾虑的出行需求。但面对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到来,以及国家政策、企业战略的调整,新能源汽车的确是大势所趋。而另一方面,由于认识、接触的机会较少,新能源汽车现阶段的很多问题也被放大,例如东北当地有些人认为新能源汽车是一二线城市政策下的特殊产物,在其他城市不存在发展前景,有钱人才会买个新鲜;有人表示自己一辆宝马X3一年半的时间从入手52万到卖出35万,损失了18万,更不用说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如果电池刚买就损坏,无处维修且得不偿失等等。
『汽车之家大数据显示,东北新能源汽车现有用户在国内占比最低』
但事实上,车企在东北提供的维修、质保服务跟国内其他地区是一样的。以比亚迪为例,针对秦Pro这款车型,笔者分别咨询了位于黑龙江哈尔滨、吉利长春、辽宁大连的几家4S店,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4S店提供6年15万公里的整车质保、配备两个充电设备、电机可保8年15万公里、电池更是终身质保。不过区别在于,哈尔滨、长春方面两处4S店表示暂无秦Pro的纯电动车型:“东北充电还是不够方便,这边基本卖的都是插混”。但辽宁大连的4S店表示当地的充电设备有所布局,秦Pro纯电动EV500、插电混动车型都有车型在卖:“纯电动车用快充也能在30分钟充满一半,大概200公里左右,跑长途也是差不多的。”不过,这也只是针对三个省的重点城市,如果消费者有购车需求,还需具体到当地4S店详细咨询。
『秦Pro』
因此要想让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更有信心,企业本身仍要大力将产品本身和服务宣传做好,不能仅依靠政策便利、补贴优惠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才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持续性发展。
★其次,充电设施落后
多名哈尔滨当地的老司机表示,自己并不知道室外哪里有公共充电桩:“几乎没怎么见过”,而对于使用吉利新能源汽车运营的曹操出行司机来说,大部分也只知道一两个充电地点,有的甚至“从来没充过电,不知道他们在哪儿充电”。笔者在下载的特来电、星星充电、e充电等App中可以搜到哈尔滨这个城市,但具体可充电的位置均不显示,而齐齐哈尔更是在这些App中均未开通。
笔者在哈尔滨最繁华的地段——中央大街用手机地图软件搜索充电桩,根据指引看到了哈尔滨一个名为“国家电网汽车充电站(西七道街)”的位置,来回走了3、4圈也没有找到充电桩,一位值班人员表示:“以前门口确实有两个充电桩,但旧了坏了,就拆了”。当笔者问什么时候还会重新安装充电桩时,他表示:“不清楚,有不少人来这里问充电桩,都是在网上搜的”。
而根据地图指引,最近的另一个充电桩在距离5公里左右的位置,笔者又根据指引来到了这个“帕弗尔饭店”门前,的确看到了两个电动汽车充电桩。不过刚走近充电桩,里面工作人员出来表示,这两个充电桩不能用:“虽然连上电了,但终端没开,用不了”。当笔者询问什么时候可以使用时,对方表示:“不清楚,应该快了”。
从这两处较为随机的调研可以看出,哈尔滨虽然对充电桩有所布局,但用户体验并不如人意。如果用户真的急需电动车充电,无论是设备建设还是App指引都无法做到令人满意。除了自家有条件安充电桩,几乎不会有人因公共充电桩的便利性敢买纯电动车。以至于一位哈尔滨滴滴司机直言:“开纯电动车大三九天冻一晚,真容易打不着火;而且使用过程也容易开半路扔那儿,谁也不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还是让别人先去吃吧”。
★再次,人口结构影响消费决定
根据汽车之家大数据统计,整体而言,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用户的年龄分布接近,主要集中在27-40岁。然而根据《辽宁省2017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辽宁省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22.65%。根据国际标准,此项占比超过10%即为老龄化社会。而辽宁显然已步入深度老龄化。人口流出方面,2017年辽宁人口净流出达8.9万,在全国排名仅位于吉林、黑龙江之后。当人才流失、老龄化问题加重,对新能源汽车这种新鲜事物的接受度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此外,汽车之家大数据显示,高学历的用户相对而言更容易接受新能源汽车。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新能源汽车用户占比高于燃油汽车用户;在收入方面,新能源汽车用户的收入水平相较燃油汽车用户高;而在用户从事的职业方面,相对而言,新能源汽车用户从事IT和金融业的比例更高。因此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除了政策的引导和需要之外,新能源汽车购买人群具备的高学历、高收入、IT与金融业标签或许也占据了一定因素。
三、从大数据看东北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
根据汽车之家大数据调查显示,用户拒绝新能源的TOP3原因是:充电不方便、续航里程短、电池更换成本高;但可接受新能源汽车的原因也包括:使用成本低、环保、安静驾驶感受好、提速快等等。在汽车新四化的过程中,东北虽然有天气等自然条件限制,但也不应该与这块新兴的蓝海市场无缘,这就更需要用户、车企、相关部门多方面“后天”的努力。
从用户角度,首先可以尝试去接触新能源汽车。事实上电动车经济性、驾驶感受好、不限牌限号等优势是燃油车无法比拟的,现阶段如果从市区代步、家庭第二辆车等角度来看具备一定优势,如果对纯电动还持观望态度,也可以先从认识和接触插混开始。不过要想真正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喜爱,新能源产品本身的提升仍任重道远,如果开电动车真的能像开燃油车那样方便,相信选择新能源汽车的用户自然会增多。
从车企方面,一定要正确认识东北三省这块新能源汽车蓝海市场,而不只是将其用于“冰雪试驾”等场地。根据汽车之家大数据调研结果显示,整体而言,用户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比较高,超过7成的用户表示购车时会考虑购买,而且在非限牌城市的整体接受度略高于限牌城市。已经拥有新能源汽车的用户,再次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概率高达9成。
吉利曹操出行告诉笔者,以哈尔滨为例,虽然新能源车辆在东北冬季运营时,因极寒天气对电池续航里程有一定影响,但哈尔滨作为国家战略定位的“沿边开发开放中心城市”、“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和“对俄合作中心城市”有着重要的位置,市场潜力巨大。曹操出行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积极在哈尔滨进行布局。
因此,正是因为保有量少,车企才更应该看到东北新能源汽车的巨大潜力。根据汽车之家大数据不同地域用户的车辆用途差异显示,西南地区的车主日常用车除了上下班通勤,就是短途郊游和长途自驾,这主要跟所处地广人稀的环境相关;位于东北的用户接送老人和孩子的情况相对更多一些;而华南用户开车跑业务、拜访客户的比例高于其他地区。如果车企能在东北地区将新能源汽车向“市区代步”、“家庭第二辆车”、“经济环保”等领域积极营销布局,大力完善电池技术和续航能力,并适当推出一些优惠利好政策,或许会打开一片新的市场。
第三则是基础设施布局上,不得不承认,充电设施的不完善是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持观望态度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不仅公共充电桩配备不足,而且还存在位置不便、使用率低、设施损坏搁置等问题。相比在室外充电,东北也可以考虑在更多商场地下配备充电桩,有效解决寒冷天气和等待时长的问题。当然了,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快充电桩的完善和布局,鼓励充电运营商与地图公司积极打通,在东北地区也能实现开放互通。
全文总结:事实上对于东北来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阻碍和机遇同时存在。虽然面临冬季严寒天气,但巨大的蓝海市场也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很多人都听过“去非洲卖鞋、去寺庙卖梳子”的故事,同理,如果新能源汽车真的能在东北发展起来,是不是也是新能源汽车产品自身成熟的一个标志?也许到那时,我们会看到新能源汽车在更大范围内应用、普及时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