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排空间聊胜于无
M运动座椅为选配件,带有多向电动调节以及记忆功能,腿托则仍为手动调节。这套运动座椅与M440i和M4等为同款,座椅的侧向支撑力和舒适度都很棒,侧向支撑的夹紧程度也支持自行调节,而M3及M4上更加激进的“硌蛋”桶椅在i4 M50上并不提供选装。
和大多数电动车一样,由于底盘布置有电池包,i4的坐姿比起3系和4系都要更高一些,以往能调得只露出半截脑袋的“宝马坐姿”就无法实现了(当然这并非正确坐姿)。在座椅调到最低的情况下,头顶还有约一拳二指的富余空间,如果选上天窗后头顶的空间将会更宽敞,前排的舒适度完全没有问题。
即便i4有着看起来十分正常的后排,但后面乘客的乘坐感受可不怎么好。首先受限于短小的后门,上下车有些费劲。后排座椅座垫也偏短,偏高的地板令大腿悬空,且前排硬邦邦的M运动座椅背壳经常会顶到膝盖,舒适度仅能满足短途的临时应急。
尽管i4是辆电动车,但后排中间位置依旧出现了“熟悉”的中央通道鼓包,挤占了后排中央乘客的乘坐空间。受限于和燃油车共用的车身架构,i4并没有取消这个凸起的中央通道,而是在里面多布置了两组电池以及塞进去了电池的线缆组件,以此来最大化续航能力。
常规的储物空间也基本上和3系及4系看齐,前排带有无线充电板,并且提供USB-A以及USB-C两种接口,兼容多种数据线接口。
由于没有了发动机,很多电动车都会额外在车头下方多开辟出来一个“前备厢”,而我在得知i4的机盖可以掀起来后,也尝试着把我的相机包塞进车头。拉两下机盖开关解锁后,面前是用盖板封得严严实实的“发动机舱”,上面还有一个M的徽标,所谓的“前备厢”在i4身上是不存在的。盖板左右两侧可以掀起,左侧为冷却液平衡壶,而右方则为空调冷媒加注口。玻璃水加注口依旧老老实实地待在原来该在的位置,并没有藏在蓝天白云标后或者是翼子板内。
掀开盖板后可以看见,车头原本放发动机的位置也被塞得满满当当。紧凑的前轴电驱单元位于机舱的底部,上方是来自松下的交直流一体变压器,硕大的热泵则被降噪外套包裹着,以降低工作时产生的动静。此外,宝马M车型标志性的铝制梯形前端加强框架也十分抢眼。
Gran Coupe车身的一大特点便是与后挡风玻璃一同掀起的掀背式尾门,i4可以在不放倒后排座椅的情况下实现470升的后备厢空间,后排按比例放倒后则更加“能装”,储物水平和4系Gran Coupe在同一水平线上。后备厢地板下方还有一个储物格,里面已经塞进去了哈曼卡顿的低音炮以及一卷交流充电线,能利用的额外空间也并不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