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70年变革——1949-1959

郭松 编辑
2019-04-29 19:20 / 浏览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1953年我国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为配合长春一汽和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北京市筹备建立北京汽车附件厂。同时第五汽车制配厂和华北农机总厂一分厂合并成为北京汽车配件厂。1954年8月20日,经一机部批准,北京汽车附件厂和北京汽车配件厂合并成为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主要生产化油器、汽油泵、车灯等17种配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为了加快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1958年,中央鼓励地方政府发展汽车工业,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也从零部件制造向整车研发转变。经过工人们的共同努力,这一年的6月20日,“井冈山”牌轿车诞生!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当新车开到天安门广场上时,北京的市民们争相观看,庆祝北京也有了自己的小汽车。庆功大会上,一机部汽车局领导人张逢时在会上宣布将厂名改为北京汽车制造厂,朱德元帅亲笔为工厂题名。自此,北京市有了第一家汽车制造企业。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北汽刚刚成立就接手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制造国庆检阅车,其困难就在于8月5日接到任务,验收日是9月10日,仅有一个月时间。不过北汽的工人和专家们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准时将两台北京牌检阅车造了出来。可惜前面我们已经说了,最后这两台车并没有成为国庆十周年的检阅车,获胜者是红旗CA72。后来北汽又曾按照这款检阅车制造过封闭车顶的轿车版本,以发动机代号为其命名为北京CB4,无奈领导们比较喜欢红旗,加之后来北汽又推出了东方红牌小轿车,北京CB4便淡出了视野。

●“大跃进”、中苏交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中国工业实现了从0到1的转变。有了成功的经验以后部分领导人过于自信,提出了“大跃进”的口号。全国人民超英赶美的热情高涨,继而开展了之后“大炼钢铁”的运动。人民群众甚至把家中的铁锅和菜刀上交,回炉炼制钢铁。因为当时的技术有限,而且很多都是民间的土炉炼钢,因此炼制出的钢铁成品率很低,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并且严重影响了国内经济秩序。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同时,苏联方面对中国开展的大跃进等一系列“左”倾运动持反对态度,且中国对赫鲁晓夫上台后批判斯大林主义,以及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态度趋于缓和非常不满,于是中苏关系逐渐恶化,导致苏联从中国撤走了之前投放的人才与技术,这一系列事件令中国的汽车工业刚刚萌芽便走向了绝境,包括一汽在内,几乎所有国内汽车厂都在50年代末关的关,停的停。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在1962年1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领导人认识到了大跃进对中国经济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开始调整目标,放缓发展步调。63年经济逐渐恢复以后,存活下来的几大汽车厂如一汽、上汽、北汽等又开始研发新车型,乃至后来在邓小平总理改革开放的政策影响下,中国车企与外国车企合资发展,那些故事将在下一篇文章中提到。

●结语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个当时比较知名的汽车企业,大跃进期间全国兴办汽车厂,还诞生了很多不知名车型,犹如流星一般转瞬即逝。如天津生产的和平牌、红与专,重庆生产的先进牌,以及其他一些连名字都没有过的车,资料有限,在这儿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总之无论后人的评价如何,1949-1959的这十年都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从无到有的转变。后来发生的故事,请继续关注《中国汽车工业70年变革——1959-1969》。(文 汽车之家 郭松/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一页
4/29
下一页
打开汽车之家 阅读体验更好
纠错或举报 向本文作者郭松提问
汽车之家问答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问答
原创精选小视频
相关阅读
加载中...
目录
1 /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一个汽车厂 2 /中国的高级轿车——红旗CA72 3 /为老百姓造车——卫星汽车 4 /大跃进与中苏交恶 5 /“二汽”难产/中国第一辆重卡 6 /军用越野车成就北京汽车制造厂 7 /中国轿车鼎盛时期——红旗/上海 8 /一汽援助二汽/转子发动机卡车 9 /二汽军转民/大力发展重型车 10 /第二次造车热潮:低水平重复生产 11 /红旗、上海衍生车型 12 /中日与中美建交/改革开放 13 /改革开放开始/合资车企启程 14 /上海大众成立/广州标致开张 15 /天津大发始发/五菱神车起步 16 /进口轿车涌入/国车红旗停产 17 /三大三小确定/配套体系建立 18 /微型轿车走进中国 19 /长安铃木赢得胜利 20 /发展真正的轿车 21 /国际品牌的失败与起死回生的企业 22 /合资品牌大举进军中国车市 23 /中国汽车品牌杨帆启航 24 /中国汽车品牌收购海外车企 25 /进口车市场加入全新品牌 26 /实施自主品牌战略 27 /自主品牌向上突围 28 /合资项目稳步发展 29 /“新四化”引领产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