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上海牌 回顾魔都汽车工业发展的60年

李伊文
2018-09-25 21:00 /浏览

2、上海客车厂

汽车之家

    上海客车厂的前身是创建于1945年的官僚资本企业上海市公共汽车公司筹备委员会第一修理厂,解放后成为国营企业,更名为上海客车修理厂。1957年4月,上海客车修理厂采用解放牌CA10型货车底盘,试制出新中国第一辆国产公交车,该车发动机功率94马力,可载客90人。1958年10月,该厂联合几家汽车生产企业,成功试制出海燕CK730微型汽车。海燕CK730车长2.6米,搭载双缸对置风冷四冲程发动机,最大功率12马力,1959年2-5月间曾制造了65辆。

汽车之家

     1959年8月,上海客车修理厂采用解放CA10B型底盘试制出第一辆铰接式公交车。1960年,该厂按照吉林工业大学的设计方案,开发出新一代的海燕SW710微型汽车,车长增加到2.94米,采用左后轮单轮驱动,省去了差速器,共制造了100辆,其中51辆供给市出租汽车公司作营业性试运行。1966年, 上海客车修理厂形成年产大客车600辆的生产能力。1970年,该厂更名为上海客车厂。

3、上海重型汽车厂

汽车之家

    上海重型汽车厂的前身为始建于1922年的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停车场,新中国成立后经数次更名,变为上海货车修理厂。1958年5月,该厂试制成功第一辆4吨级载重汽车交通牌SH140,驾驶室为平头方型双排座,动力系统搭载最大功率90马力的6缸发动机。经过技术改进,该车改型为交通牌SH141,其前后桥部件和易损件与解放CA10型的零部件通用。交通牌SH141载重汽车于1965年正式投入生产,当年共生产604辆。

汽车之家

     1967年,上海货车修理厂更名为上海货车制造厂。1969年9月,为适应矿山、钢铁工业生产发展需要,该厂试制出第一辆SH361型15吨倾卸载重汽车。其结构为6×4驱动3桥10轮倾卸式,发动机为6135Q-2型,最大功率220马力,最高车速75km/h。几乎在同一时间,上海汽车制造厂以苏联贝勒斯27吨矿用载重汽车为原型,搭载400马力柴油发动机,试制出第一辆SH380型32吨矿用自卸载重汽车,该车参加了国庆20周年首都游行行列。1971年,该车转由上海货车制造厂生产。1979年,该厂更名为上海重型汽车厂,隶属于上海市拖拉机汽车工业公司。

二、合资阶段(1985年起)

汽车之家

    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1978年6月27日,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外贸部联合向国务院上报《关于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的报告》,提出引进3条汽车装配线,其中“一条轿车装配线拟安排在上海,对上海轿车工业进行改造”。8月9日,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第一机械工业部联合就关于引进轿车制造技术和改造上海轿车厂等问题,发文请示国务院。9月13日,国务院领导批示,同意与外商接触。

汽车之家

    经一机部邀请,10月21日,时任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汤姆斯·墨菲率领代表团访华,与上海市拖拉机汽车工业公司代表商谈改造上海牌轿车和32吨、15吨重型汽车事宜,并提出一个中方非常陌生的词汇“合资经营(joint venture)”。墨菲解释说:“简单地说,合资经营就是把我们的钱包放在一起,合资共同办个企业,要赚一起赚,要赔一起赔,这是一种互利的合作方式。若要再说得通俗一点,合资经营就好比结婚、建立一个共同的家庭”。

    关于轿车项目可不可以搞中外合资经营的问题,国家计委在听取一机部汇报后,于同年11月9日请示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领导表示:“可以。不但轿车可以,重型汽车也可以嘛。”此后,上海轿车项目原定以补偿贸易引进装配线,改按中外合资经营项目与外商洽谈。为了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项目组先后和美国的通用、福特,日本的日产,法国的雷诺、标致、雪铁龙,联邦德国的大众,共7家汽车公司进行了60多次谈判。

汽车之家

    通用公司的建议是,中方生产部分汽车零部件,再由他们提供其余的零部件在中国装配,纳入他们的世界生产体系;而日产公司奉行的是只卖商品,不卖技术,这显然是谈不拢的;尽管雷诺和雪铁龙积极性都很高,但他们的车型不太适合中国市场;最后,上海选定了惟一既愿意提供最新技术又肯投入资金的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关于引进车型,中方提出两条选型原则:一是中型轿车,而且是具有现代技术水平的中型轿车;二是这个车适用范围宽,既可作公务用车、商务用车,还可用作出租车。

汽车之家

    大众按照要求提供了当时正在研制、还没有上市的桑塔纳。然而,谈判并非想象中那么顺利。1980年,大众以财务状况不景气为由要求退出项目,而当时我国由于经济调整,很多项目也被迫暂停。为此,中方建议把项目减小,由15万辆规模减少到2万辆,这样不仅投资少,建设时间又不会长,风险也小了。德方采纳了中方的意见,项目谈判得以继续进行。为了试探中方的诚意,大众提出先在中国组装一批CKD轿车。

汽车之家

    1982年6月,双方签署了100辆桑塔纳轿车的试制协议。按照协议,第一批零件在9月底运到上海,12月开始正式组装。尽管大众派了几位工程师做带教老师,但组装工作依然困难重重。原来生产上海牌轿车时,安装零件没有规范工艺,螺丝拧不紧就用锉刀锉、榔头敲,但这一套在组装桑塔纳时完全行不通,德方有明确的工艺标准。由于缺乏经验,按计划两天就能装配好,但中国师傅们却用了一个星期。

上一页
2/4
下一页
打开汽车之家 阅读体验更好
纠错或举报
汽车之家问答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问答
原创精选小视频
相关阅读
加载中...
目录
1 /上海汽车工业起步阶段 2 /合资阶段之大众 3 /合资阶段之通用 4 /中国品牌发展与创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