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百年历史回顾

王勐 责任编辑
2016-03-07 00:35 / 浏览

宝马的“国民车”:600/700

汽车之家

    德国经济持续发展,只有两个座位的Isetta渐渐无法适应德国民众的出行需求,宝马意识到自己应该生产一台正常的家用汽车,至少要有4个座位,然而现实却异常骨感:宝马并没有足够资金去开发全新车型。最终宝马选择将Isetta改造成一部4座车型:包括前开式车门在内的整个前半部分被保留下来,但是采用了更长的梯形车架和更长的四座车身。

汽车之家

    新车被命名为宝马600,因为宝马为它更换了一台600cc的水平对置双缸摩托车发动机。宝马600在1957年推出,但根本无法与更大更有力的大众甲壳虫竞争,到1959年停产时仅仅生产了3.5万台。

汽车之家

    宝马600的继任者是700,这台车采用了与大众甲壳虫一样的后置后驱结构,位于车尾发动机舱中的是一部697cc的风冷水平对置双缸摩托车发动机,因此它的前脸也和甲壳虫一样没有进气格栅,这让宝马700成为了303推出之后为数不多的没有双肾进气格栅的宝马汽车。此外,宝马在700车型上首次采用了承载式车身结构,作为一台经济性家用汽车,它比大众甲壳虫更轻更快,但售价方面却不占优势。

汽车之家

    德国消费者较为注重驾驶感受,因此宝马700在本土取得了不小的成功,1959年在法兰克福车展亮相之后便收到了25000张订单,截至1965年停产,宝马一共售出了超过18万台700车型。尽管它在海外市场的表现远远不及大众甲壳虫,但本土的销售利润就已经是宝马的救命钱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您接着往下看。

第三次危机:待价而沽

汽车之家

    自从美国人解除了机动车的生产禁令,宝马终于获得了自己数十年来梦寐以求的独立,从此再没有人可以对自己的经营指手画脚了。然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1959年的宝马发现自己战后推出的汽车竟然几乎没有能赚钱的:宝马501动力技术老旧,502、503、507豪华车销量太低难以盈利,Isetta虽然热销但利润太低,而基于Isetta打造的宝马600犹如市场的弃儿。

汽车之家

    如果足够细心,您就会发现,到目前为止宝马生产的汽车全部集中在两个极端,他们有最豪华和最低端的车型,但对于50年代后日益增长的中产阶级购车需求,宝马却毫无准备。和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一样,宝马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它生产豪华车来与奔驰竞争,经济车型则直接对标大众。可惜的是宝马输掉了这场“战争”,而且是双线溃败。奔驰和大众在战后全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宝马却不得不面对巨额亏损。

汽车之家

    1954年宝马将自己的Allach工厂出售给了MAN公司,而后美国的AMC和Rootes汽车也都表示希望可以收购宝马公司,同时巴伐利亚州政府也出台了宝马拯救计划——直接将其并入奔驰汽车公司。一切并购计划都是宝马的股东不愿见到的,因为这样宝马又将失去来之不易的独立,“蓝天白云”很有可能永远从汽车的车身和方向盘上消失,到那时保留宝马名称的就只有摩托车一种产品了。

力挽狂澜的神秘家族

汽车之家

    无论股东们多么不情愿,但宝马依旧陷入了破产的边缘,1959年底,公司召开股东大会,监事会主席Hans Feith博士正式提出了并入奔驰公司的计划。经销商和小股东们起来反对这次并购,但对于宝马如何度过难关他们也是束手无策。关键时刻,由Herbert Quandt(赫伯特·匡特)及其兄弟Harald(哈拉尔德)领导的Quandt家族出手了,他们对宝马注入巨资,并掌握了这间公司的控股权。

汽车之家

    Quandt家族是德国最富有的家族之一,他们掌握着德国大量的工业企业,但几乎从来不在公开场合露面,低调是这个家族成员的共同特征。Herbert Quandt的家族此前拥有奔驰10%的股份和宝马大概30%的股份,当宝马陷入危机的时候,Herbert本来无意干预两家公司的合并,但在最后时刻他决定投入资金保持宝马的独立。

汽车之家

    Herbert的财务顾问反对他的做法,Quandt家族同样不予支持,所有人都认为这家濒死的公司已经毫无希望。但最终Herbert仍旧力排众议,为宝马注入了大量的资金,因为他相信多年来在品质和性能方面的口碑都值得让这个品牌继续存在下去。

上一页
10/18
下一页
打开汽车之家 阅读体验更好
纠错或举报 向本文作者王勐提问
汽车之家问答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问答
原创精选小视频
相关阅读
加载中...
目录
1 /第1集:品牌溯源 2 /首次危机:一战战败 3 /开始生产摩托车/汽车 4 /独立设计汽车 5 /宝马的“世纪之车” 6 /二战中的宝马 7 /第2集:战后困局 8 /巴洛克天使的诞生 9 /最豪华到最廉价 10 /险些被奔驰收购 11 /新系列,新开始 12 /成功的品牌策略 13 /第3集:完成布局 14 /主力产品诞生 15 /科技创新/赛车运动 16 /走上扩张之路 17 /喜忧参半的并购 18 /登顶巅峰/放眼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