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中奋进 中国品牌发展十年:07-08年

张文君
2015-04-24 00:00 /浏览

●尝试比结果更重要
吉利BMBS技术/中发联造双离合变速箱

汽车之家

    年初与年末两件有关技术突破的“大事”无疑是中国品牌自食其力的最好证明。2008年1月份,吉利曾高调推出BMBS技术,而当时这套技术也的确令国内汽车行业为之一振。当车辆爆胎时,BMBS轮胎气压监测系统会迅速判断情况,随后将信号传达至控制系统,并由制动系统做出快于人脑的反应,制动力会在爆胎刹那的0.2~0.5秒之间爆发,大大降低了人脑由于对爆胎判断滞后而造成的失控危险。

汽车之家

    其实BMBS技术早在2004年便已经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吉利用了3年多时间将其改进、完善,最终在2008年正式推出。当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MBS技术激荡着多少中国汽车人,让他们重拾信心,保持对“自主研发”的热情与战斗力。

汽车之家

    然而当时谁也不会想到,一场堪称2008年乃至近几年中国汽车行业的大事件将会在年底掀起高潮。2008年初,博格华纳曾向国家发改委提出在我国建立合资公司的申请,发改委在这件事上看到了“国产自动变速箱”的希望,提出“联合主流中国品牌成立公司,联合研发,势必攻克中国汽车自动变速箱这最后一个技术堡垒”的提议。发改委一石激起千层浪,霎时间“中发联”三个字成为汽车圈热议的焦点,支持、反对、吐槽、争议的声音随之而来。

汽车之家

    在一片争议声中,国家发改委联合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奇瑞、金杯、长丰、广汽、中顺、江淮、长城、吉利12家国内主流车企,强力推动中国中发联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发联)成立。2008年11月25日,中发联与博格华纳正式签署合资协议,中外双方所持股比34:66。

汽车之家

    中发联的诞生曾被国人寄予厚望,那句“攻克中国汽车自动变速箱这最后技术堡垒”的诺言似乎至今仍在耳边回响...然而最后的最后,中发联终于还是没能留住国人的满满希冀,“攻坚克难”成了“联合生产”,几年也没能做到真正的自主研发,中发联项目最终不得不宣告破产,自主研发变速箱也不了了之。有关中发联的故事,我们回顾2010、11年的文章中依然会提到。

股神巴菲特注资 比亚迪动作频繁

    就在国内汽车行业陷入一波又一波“地震”、“海啸”的时候,比亚迪则开始了新一轮尝试。2008年,国内新能源车政策继续发酵,中国品牌车企在奥运年的带动下争先恐后开发新能源车产品,这其中以做电池起家的比亚迪尤为突出。

汽车之家

    2008年9月,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旗下附属公司Mid American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签署策略性投资及股份认购协议,以18亿港币收购比亚迪汽车10%的股份,股神看中的正是比亚迪在新能源车方面的潜力。

汽车之家

    同样是在9月份,比亚迪推出了旗下一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车型。F0的上市使得国内微车市场格局发生变化,3.69-4.69万元的售价让奇瑞QQ这样的微车“霸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F0灵动可爱的造型完全符合人们对一台微型车形象的期望,整车线条并不像QQ那样圆润,反而相当动感,而这恰好能够满足它潜在消费者的心里需求。简单的内饰设计不乏新意,F0内饰融入了众多圆形元素,这些都让它看起来更讨巧、也更时尚。

汽车之家

    动力方面,首批上市的比亚迪F0搭载一台1.0L三缸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68马力,最大扭矩90N·m,最高时速151km/h,百公里油耗在4.5L左右。另外两款售价在4万元以上的版本标配ABS及EBD系统。F0上市后经历过短暂低迷,随后销量便一路看涨,甚至曾经在2009年连续几个月创下月销过万的佳绩,胜利完成比亚迪赋予它的战略任务,不仅开拓了微型车市场,更大大提升比亚迪品牌知名度。

汽车之家

    巴菲特“找上门”来的投资着实引得国内汽车圈一片哗然,不过比亚迪对于新能源车发展的确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规划。2008年底,拥有双模动力系统的比亚迪F3DM陆续在国内上市,这款售价14.98万元的新能源车以比亚迪F3为基础打造,由两台电动机及一台汽油机共同提供动力,综合输出功率125kw(约170马力),充满一次电需要9个小时,纯电状态下续驶里程为100公里。

汽车之家

    F3DM的上市开创了比亚迪新能源车的先河,而这也是比亚迪首次提出“DM双模”的混合动力概念。以今天的眼光看F3DM,我们或许会觉得它外形难看、技术落后,无法满足实际用车需求。然而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假设没有F3DM这样“不成熟”车型的铺垫,我们又怎能见到后来的比亚迪E6、秦、唐以至众多“相对成熟、完成度相对很高”的中国品牌新车呢?我们无需为它们的遭遇而担忧,也不应嘲笑奚落,因为这本就是中国品牌成长所必须经历的烦恼,对于中国品牌的2007-08年来说,尝试本身要比结果更重要。

汽车之家

小结:

    中国品牌的2007、08年激荡着改变与期望,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国内车企霎时间千头万绪,许多中国品牌不可避免的走了弯路,甚至频繁尝到失败的滋味。然而挫折并没消磨掉中国汽车人的意志,面对海外成熟车企的巨大压力,他们勇敢的将自己推翻重来,即使困苦,也未曾停下尝试、改变的脚步。当我们回首当初,才发现中国品牌的发展的每一步都是如此艰难,受够了“技术壁垒”,“任人摆布”的中国汽车人认清方向,开始握紧自主研发的拳头,只为有朝一日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砸开市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品牌。

    有关中国品牌的2007-08年就是这样,更多内容,敬请关注下期文章。(文/图 汽车之家 陈雷)

上一页
11/35
下一页
打开汽车之家 阅读体验更好
纠错或举报
汽车之家问答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问答
原创精选小视频
相关阅读
加载中...
目录
1 /90年代中国品牌默默无闻 2 /21世纪部分先行企业开始有所突破 3 /2005年奇瑞汽车已成中国品牌老大 4 /2005年中国车企平均水平仍刚起步 5 /2006年政策明确/国企发力 6 /中国品牌掀海外建厂热潮 7 /“碰撞门”与“奇瑞年” 8 /政策引导与转型/重组热潮 9 /“双福之争”与上南合作 10 /车市寒冬/奥运中的中国品牌 11 /高举“自主研发”大旗 12 /有钱任性买买买、多品牌战略 13 /沃尔沃收购案、中国车跑纽北 14 /吉利五星碰撞、比亚迪新战略 15 /长安PSA携手、新能源政策出台 16 /五菱宏光现象、吉利网购轿车 17 /上汽助通用上市、十一五收官 18 /2011年:比亚迪人事动荡 19 /2011年:奇瑞斯巴鲁合资风波 20 /2011年:萨博与中国企业合资 21 /2011年:低关注度中国品牌状况 22 /长城海拉合作/青年联手世爵 23 /广汽奇瑞联盟/华晨获BMW支持 24 /奇瑞回归单一品牌/哈弗独立 25 /绅宝品牌发布/红旗回归主流 26 /中国品牌集体进军中高端 27 /朗世/之诺/东风风度品牌发布 28 /取消子品牌 回归一个吉利 29 /中国品牌高发期:凯翼/华颂 30 /中国品牌高发期:幻速/英致 31 /设计原创度提升:长安/吉利 32 /设计原创度提升:海马/广汽 33 /新能源市场扎堆:北汽/启辰 34 /新能源市场扎堆:腾势 35 /2014年其他中国品牌汽车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