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黄海品牌历史回顾

陈雷
2014-11-11 00:00 /浏览

1990-2005年
彼岸花开 曙光集团接手黄海

汽车之家

    就在黄海客车在东北地区风生水起的同时,另一家来自辽宁丹东的汽车厂商同样高调进入人们视线,正是这家公司后来与黄海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1984年,现曙光汽车公司董事长李进巅率领一批技术员工,仅仅凭借7万元初始资金创立了丹东曙光机动车配件厂,开始专注于轻型越野车车桥的开发生产,经过4年的摸爬滚打,曙光机动车配件厂在1988年拥有了年产万台车桥的产能,并成为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自主品牌越野车车桥生厂商。同年,这家公司更名为丹东曙光车桥总厂。

汽车之家

    1990年,曙光车桥总厂决心开发一款具有同时期先进水平的新产品,在经过大量市场调研后,李进巅认为1020型悬挂式车桥相对比较先进,且当时国内还没人生产,市场潜力很大。此后他力排众议,冒着投入大、时间长的危险做出了开发1020型独立悬架及后驱动桥的决定。

汽车之家

    新产品一经面世便引起了许多主机厂及汽车制造商的兴趣,订单像雪片一样向曙光车桥总厂飞来,1020型悬架及车桥很快便成为当时市场上的抢手货。产品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后,曙光车桥总厂也在1993年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此后丹东曙光车桥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曙光也在这一阶段成为了国内排名前三的大型车车桥制造商。SG1020独立悬架及后车桥的问世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我国轻型轿卡车上采用独立悬架车桥成为现实。

汽车之家

    此后曙光还在SG1020基础上开发出更加先进的SG2020独立悬架车桥,不仅让公司坐稳了国内车桥制造的领先地位,也使得自主品牌轻型越野车有了可以放心使用的车桥产品。1997年,曙光一跃成为全国第一的车桥生厂商,这家公司更是在96年被列入国家计划。

    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曙光新建了差速器壳、主减速器壳、机械加工、冲压桥壳焊接、标准化后桥总装配等生产线及产品试验检验中心,并广泛接触学习日本、美国、德国、韩国等国家先进工艺,大量采购先进设备协助生产。

汽车之家

    在搞好产品生产的同时,曙光也没忘记抓紧资本运作,进行低成本扩张。2000年12月26日,曙光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而这也是辽宁省民营企业中第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后的曙光开始将目光放在参与国际竞争、成为国际主流汽车生厂商供应链上,为此曙光开始了新一轮的蓄力,并先后与美国伊顿这样的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以此来提升自身实力。

汽车之家

    然而此时的黄海却逐渐陷入困境,在公交市场的成功让黄海形成了对某一区域市场的依赖,黄海从2000年开始便逐步退出了公路客车的竞争,单一市场及产品很难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再加上各种外部条件影响,当年黄海资产总额只有10亿元,不良资产和债务累加却超过了11亿元;市场占有率更是从超过50%锐降至不足4%,以往国内客车行业排头兵瞬间成了一家亏损企业。

汽车之家

    作为辽宁省内具有重要地位的车企,黄海的衰落引起了辽宁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用一位省领导的话说:“黄海客车如果不重组,三年内死不了,三年后也活不了。”2002年8月15日,辽宁省召开汽车工作会议,决定由曙光参与黄海的重组,充分将曙光的企业体制、资金优势与黄海原本拥有的技术、品牌优势相结合,用曙光的资金“拉”黄海一把。

汽车之家

    2002年11月22日,丹东黄海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新公司隶属于曙光集团旗下,注册资本2.2亿元,其中曙光以1.12亿元现金入股,黄海则以整个客车制造主体资产入股。然而新黄海刚刚重组完毕便在2003年6、7月赶上了“非典”疫情,整整两个多月时间公司陷入停产,累积负债高达两亿五千万元,总经理的辞职更是让本就羸弱的黄海更加雪上加霜。

汽车之家

    内外交困之际,李进巅担起了黄海汽车总经理的重任,曙光领导层也在此后迅速找到了制约黄海发展的原因,并对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2003年,黄海整体产量相比上一年增长45%,开发、改造的新产品多达八十余款,更多样的产品也为黄海带来了新销路,这样的“黄海模式”不仅挽救了公司,更成为辽宁工业的一次体制创新。据了解,此次曙光入主黄海的重组改造是东北三省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的首个成功案例。

汽车之家

    同年9月22日,丹东曙光车桥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名后的曙光集团对未来发展方向重新进行了规划。明确了未来主要生产黄海客车、SUV/商用车以及曙光车桥/零部件组成的两大品牌产品,以满足社会各阶层对公交、旅游、长途以及机关团体的用车需求。

汽车之家

    入主黄海汽车后,曙光集团同样对自己的SUV车型生产线完成了技术改造,可年产SUV两万余台,而这也是曙光批量生产整车的开始。曙光与黄海的合并重组不仅救活了黄海,也让曙光实现了由车桥/零部件生产向整车生产的跨越。

汽车之家

    2005年,黄海迎来了重塑品牌形象的绝佳机会,这一年北京奥运公交正式开始招标,这一全国性招标活动吸引了国内众多客车制造企业参加,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想要一举中标,在北京奥运会上风光一把。很快奥运公交第一标结果揭晓,丹东黄海客车在他们所参与11个标段的评标中获得了9项第一,2项第二,可谓独领风骚。一举奠定了自己在人们心目中“奥运客车”的光辉形象,把握机会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上一页
2/4
下一页
打开汽车之家 阅读体验更好
纠错或举报
汽车之家问答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问答
原创精选小视频
相关阅读
加载中...
目录
1 /从军工企业到客车霸主 2 /曙光集团接手黄海汽车 3 /黄海乘用车迈入国内市场 4 /黄海乘用车的艰难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