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没有国际性车企

章宁
2012-11-01 07:55 /浏览

    [汽车之家 资讯]  在这篇文章的开始,我们想让大家先看一组数据:2010年,国内汽车产销辆分别为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2011年,全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2010年和201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为全球第一。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在接受国内媒体时曾表示,按照正常的发展模式来说,一个国家的年汽车产销量每增加1000万辆都会出现一家国际化的汽车企业,但是我国的国有企业和民营自主企业却始终未见到一家国际化的汽车企业,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将在下文和大家一起讨论。

汽车之家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叫国际化企业。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我们认为国际化企业至少应该是有很高的知名度,其产品覆盖主要的汽车消费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次国际化企业还应该有着雄厚的产品研发能力和丰富的产品线,同时这个企业还应该拥有足够的品牌影响力,具备这些条件才可以被定义为国际化汽车企业,放眼望去,我们国家确实没有一家企业完全具备以上的条件。

汽车之家

    那么为什么我们国家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符合所有这些标准呢?究其根源,除了政策的原因,我们认为合资企业过多且过于庞大,使得我们的国有汽车企业缺乏前进的动力,变得越来越懒,更让我们年轻的民营自主企业发展阻碍重重,处境越来越难。

    ● 参股合资企业分成丰厚、国有汽车企业坐享利润分成缺乏前进的动力。

    下面我们以2011年的汽车年产销量数据举例:2011年15家国际车企在我国国产的外资品牌乘用车总销量836.33万辆,而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611.22万辆。虽然看起来外资品牌乘用车和自主品牌乘用车的销量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但是自主品牌车型的销量大多集中于微面、微型车和小型车,而利润最丰厚的中型车及以上级别车型的市场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合资品牌车型占领。以2011年国产中型车市场为例,2011年,国产中型车销量为158.69万辆,其中合资品牌车型的销量为149.01万辆,而自主品牌中型车的销量仅为9.68万辆,仅占国产中型车销量的6.1%。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利润最丰厚的中型车市场是以合资品牌产品为主导的市场。

汽车之家

    我们再来看看2011年的销量排行榜,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日产、北京现代、奇瑞、吉利、长安福特、神龙和一汽丰田。这其中除了合资企业和民营自主企业以外,未出现一家大型国有汽车企业的名字。我们很多的大型国有汽车企业都有着数十年的历史,这些企业近几年也推出过一些自主研发设计的车型,可惜的是销量极为惨淡。但是这些企业却依然赚的盆满钵满,其利润几乎全部来自其参股的合资企业,巨大的利润分成让这些本应该以自主研发为重的国有汽车企业不仅不用再为生存而担忧,反而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国有企业不思进取且缺乏前进的动力。

汽车之家

    目前我国的大型国有汽车企业以一汽集团、上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和广州汽车集团四大集团为主。其中一汽于1956年建成投产并曾生产红旗轿车供国家领导人使用,1958年上汽集团前身上海汽车装配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小轿车并曾大量生产上海牌汽车。这些大型国有汽车企业成立时间都不短,并且均创造了时代的辉煌,有着值得骄傲的产品。但是为什么经历了那么多年的发展,反而却没有了前进的动力了呢?

汽车之家

    根本原因在于合资。目前国内的合资汽车企业基本上分属于四大汽车集团,凭借这些合资企业品牌和产品的优势,可以迅速占领大量市场份额,同时在这些合资企业占有股权的国有企业只需要坐享利润分成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投入精力、人力和大量财力去研发新车呢?此外,由于近些年这些大型企业将主要的注意力投入到合资、引入新的品牌和车型上,早就疏忽了技术的开发也绝对谈不上任何的技术储备了。那么开发出来的产品有什么竞争力呢?答案是没有。所以还不如踏踏实实的把合资企业搞好,实现更大的利润收益,把日子过好,挺好的。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上述这些原因也正是这些大型国企常年不作为的主要原因。尽管这些国有企业也有自己的自主品牌和产品,但是绝大部分车型都属于套壳生产,或者采用全套来自外资方的动力总成和底盘技术。这样的自主产品核心技术方面仍是借鉴或直接拿现成技术套用。

    2010年,国家审计署曾针对一汽集团发布明文公告称,“2008年至2010年,一汽集团自主产品研发投入比例偏低,自主品牌汽车盈利能力不强,整车业务利润主要来自于合资合作子公司。”在发布公告的同时,国家审计署还对一汽集团下发了整改通知。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很明显的了解到目前大型国有汽车企业的现状。

    其实对于国有汽车企业来说无论是制造和管理经验,还是其所占有的各项资源优势,国有企业都有能力也更应该成为国际性汽车企业。但是结果却是相反的,我们的大型国有汽车企业不仅仅没有成为国际性汽车企业,还沉溺于合资车型的销售数字和年利税数字之时早就将研发和奋进抛在了脑后。这样安逸的态度不仅会对企业的整体发展产生相对负面的影响,还会拖中国的汽车工业乃至制造业发展的后腿。

上一页
1/2
下一页
打开汽车之家 阅读体验更好
纠错或举报
汽车之家问答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问答
原创精选小视频
相关阅读
加载中...
目录
1 /国有企业坐享利润分成不思进取 2 /民营自主企业发展艰难